最近,「體重管理年」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肥胖已成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核心誘因。
近日,一位40歲中年男性患者因健康問題到梧州市婦幼保健院健康體檢科就診。患者自訴平時身體健康,無不適癥狀,但檢查結果卻令人擔憂:血壓180/100mmHg,BMI指數高達29kg/m2,血脂異常升高,血糖、尿酸偏高。經進一步詢問,患者無煙酒等不良嗜好,主要的危險因素就是肥胖。這也提醒我們,肥胖確實可能誘發多種健康問題。
婦幼健康科普
1
如何判斷超重肥胖?
體重指數(BMI)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重要指標,計算公式為:體重(kg)/身高(m)2。我國健康成人的BMI正常范圍為18.5至24,24至28為超重,達到或超過28即為肥胖。
2
如何科學飲食管理?
飲食結構調整
●主食選擇:以全谷物為主,增加粗糧比例,減少精白米面。
●蔬果攝入:保證新鮮蔬果攝入,控制高糖水果和高淀粉蔬菜。
●蛋白質來源:優選瘦肉、去皮雞胸肉、魚蝦等低脂食材。
●奶制品:選擇低脂或脫脂奶類。
減重期間飲食要點
●限制高能量食物:減少油炸食品、含糖糕點、糖果、肥肉等。
●控制調味品:每日食鹽≤5g,烹調油20-25g,添加糖≤25g。
●嚴格限酒:酒精能量密度高(7kcal/g),不利于體重控制。
華南地區飲食建議
作為華南地區居民,在保持清淡口味的同時,應注意:
●主食搭配:白米飯與粗糧混搭。
●飲食習慣:保持喝清淡湯,多食新鮮蔬菜和水產品。
●調味控制:注意減少油、鹽、糖的使用量。
3
如何科學體重管理?
營養均衡
根據《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建議三大營養素供能比為:
●脂肪:20%-30%
●蛋白質:15%-20%
●碳水化合物:50%-60%
三餐供能比推薦為3:4:3
規律進餐
●重視早餐,不遺漏正餐。
●晚餐時間建議在17:00-19:00。
●晚餐后避免進食,可適量飲水。
控制零食
●避免暴飲暴食。
●減少零食和含糖飲料攝入。
●杜絕夜宵。
科學進餐
●細嚼慢咽,增加飽腹感。
●進餐順序調整為:蔬菜→肉類→主食。
4
如何調整生活方式?
保證睡眠
●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保證每天7小時優質睡眠。
●維持正常生物節律,預防"過勞肥"。
科學運動
●有氧運動為主,抗阻運動為輔。
●每周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每周2-3次抗阻運動,每次10-20分鐘。
●每周運動消耗≥2000kcal。
減少久坐
●每天靜坐時間控制在2-4小時。
●每小時起身活動3-5分鐘。
●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體重控制是一場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持久戰。通過合理飲食、規律運動、良好作息和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們能夠掌握自己的體重,收獲健康與美麗。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邁出體重控制的第一步,擁抱更美好的生活。
專家團隊
劉正生
副主任醫師
擅長內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治,如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病,高脂血癥脂肪肝,急、慢性支氣管炎,急、慢性心衰,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甲狀腺疾病等。
白海蘭
主治醫師
擅長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及老年性疾病和慢性病等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能對各類人群提供健康管理咨詢和指導。
梧州市婦幼保健院
為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駕護航!
文字:白海蘭
圖片:來源于網絡,僅用作健康科普,如侵刪
編輯:陳夢霞
審核:劉正生、韋曉燕
終審:梁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