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首都醫科大學官網最新信息,“現任領導”一欄最新信息顯示,吉訓明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前任校長饒毅本月卸任。
吉訓明院士是我國知名神經外科專家,長期從事腦卒中防治與轉化醫學研究,專注于我國動脈和靜脈性卒中發病機制、腦血流重建與神經保護研究。
早前,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發布任前公示通告,吉訓明同志擬任北京市屬高校校長,公示時間為2025年2月26日至3月5日。
公開資料顯示,吉訓明為神經外科專家,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兼任互聯網醫療診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卒中搶救中心主任、中國老年健康促進工程和國家百萬卒中減殘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202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吉訓明長期從事腦卒中防治與轉化醫學研究,專注于我國動脈和靜脈性卒中發病機制、腦血流重建與神經保護研究。主持973、86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軍民融合重大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在腦動脈和靜脈卒中領域進行了系統創新性研究。成果以通訊作者發表于《NEJM》《Lancet Neurology》《Nature》等期刊,連續五年入選愛斯維爾中國高被引學者。獲發明專利授權80余項、國家“創先爭優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吳階平醫學創新獎。擔任《Brain Circulation》《Neuroprotection》《Conditioning Medicine》雜志主編。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教育部特聘教授、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北京學者。
2019年6月,國際知名生物學家饒毅出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公開資料顯示,饒毅教授現年63歲,任職期間,推動首醫大在學科建設、醫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取得全方位發展。
另外,從多方途徑確定,黃愛龍教授將卸任重慶醫科大學校長,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北大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張澤民接任。
張澤民,男,1967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研究員、主任,北京大學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高級研究員。
張澤民于1988年于南開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89年由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赴美國留學;1995年于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獲博士學位;1995至1998年在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起任職于美國GENENTECH公司開始生物信息學研究,先后擔任博士后導師、生物信息學部主任、生物信息首席科學家;2014年加入北京大學;202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澤民實驗室致力于用前沿的生物信息和基因組學來解決癌癥生物學中的核心問題,專注于研究腫瘤微環境的底層特征,發現了腫瘤在微環境水平的異質性和潛在規律,推進其在藥物療效預測和靶點發現中的應用。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研究腫瘤微環境特別是腫瘤浸潤免疫細胞的精確組成、相互作用以及功能狀態,并鑒定影響這些細胞功能的調控基因;研究腫瘤微環境的異質性、及其對癌癥病人治療的影響;開發原創的生物信息學工具和數據庫,來進行大數據的整合、分析和可視化。
近年來,高校人事調整密集,一批在學術領域卓有成就的科學家走上了大學校長崗位,“院士校長”現象頗受關注。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面最高的學術稱號,也是終身榮譽。“兩院院士”作為我國科學技術方面有重大突出貢獻的人才,無論在學術上還是學風上都發揮著引領和典范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院士的數量決定著一所高校乃至整個地區的科學技術實力和創新發展方向。
而“院士校長” “院士書記”的學術背景,往往和所處高校的學科建設、學科優勢息息相關。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校長、書記由院士擔任,正在形成一種新的發展趨勢。甚至極少數高校已開啟“雙院士”掛帥的模式。
根據相關統計匯總可以得知,目前我國高校中,已有5所高校是“雙院士”掛帥,這5所高校分別是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和鄭州大學。
撰文 | 梅斯醫學
編輯 | 阿拉斯加寶
版權說明:梅斯醫學(MedSci)是國內領先的醫學科研與學術服務平臺,致力于醫療質量的改進,為臨床實踐提供智慧、精準的決策支持,讓醫生與患者受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