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百姓藥房:狂飆擴張后遺癥顯現,業績下滑、監管風波不斷
截圖來源于華夏健康網健康領域專欄創作者《一點健康》
來源|一點健康
編輯|張澤明
老百姓大藥房(603883.SH)曾是中國醫藥零售行業的佼佼者,憑借大規模擴張和并購迅速占據市場。但如今,這家連鎖藥房巨頭正面臨嚴峻的業績下滑、商譽高企、監管調查等多重挑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增長放緩至1.19%,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2.06%,較上半年2.05%的降幅進一步擴大,顯示出其增長乏力的現實。與此同時,董事長被調查、門店違規被罰等負面消息接連不斷,讓這家曾經的行業標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業績“失速”:擴張帶不來利潤,增收不增利
在過去幾年里,老百姓藥房的核心戰略就是“擴張”,無論是直營門店還是加盟門店,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門店總數已達到15,591家,其中直營門店9,470家,加盟門店5,291家,僅2024年新增門店就高達2,368家。
然而,與大規模開店并行的,卻是日益惡化的盈利能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162.32億元,同比增長1.19%,但歸母凈利潤卻下滑12.06%,比上半年的2.05%降幅大幅擴大10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盡管門店數量不斷增長,但盈利能力卻持續下滑,這種“增收不增利”的困局讓市場對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產生疑慮。
行業對比來看,大參林(603233.SH)和益豐藥房(603939.SH)的毛利率一直維持在38%左右,而老百姓的毛利率卻始終徘徊在32%左右,缺乏競爭優勢。 這表明,即便老百姓門店數量眾多,但單店盈利能力和產品定價能力都不及競爭對手,這可能是其利潤持續下降的關鍵原因之一。
擴張后遺癥:商譽高企,未來減值風險巨大
老百姓大藥房的大規模擴張,主要依靠“并購+自建”雙輪驅動,其中并購尤其激進。Wind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公司并購次數超過數十起。僅2022年3月,公司就以16.37億元收購懷仁大藥房71.96%股權,折合每家門店成本高達248萬元,遠高于行業平均的自建門店成本(數十萬元)。這種高溢價并購在短期內增加了門店規模,但也推高了商譽。
截至2024年三季度,老百姓的商譽高達58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80%以上,一旦未來并購的子公司業績不達預期,公司將面臨巨額商譽減值風險。這種情況在醫藥零售行業并不少見,類似的案例曾導致部分企業業績暴雷,投資者對老百姓的財務健康狀況亦充滿疑慮。
董事長被調查,市場信心受挫
2024年7月30日,老百姓大藥房突發公告,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謝子龍因某些原因被監察機關留置調查。雖然公司強調“所涉事項與公司無關”,但市場顯然并不買賬。消息發布后,7月31日老百姓股價盤中逼近跌停,最終收跌5.06%。 兩個月后,公司股價更是接近腰斬,投資者信心大受打擊。
謝子龍持有公司18.28%的股份,市值約20.33億元。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核心決策者,其被調查無疑為老百姓的未來發展蒙上陰影,特別是在醫藥行業監管趨嚴、市場競爭加劇的當下,任何治理層的不穩定都可能加劇投資者的擔憂。
違規問題頻發,監管壓力加大
老百姓大藥房的管理漏洞不僅體現在財務層面,其全國范圍內的門店也屢次被監管部門處罰,涉及價格欺詐、違規銷售處方藥、醫保騙保等多種問題。
一是醫保違規:被列入國家醫保局核查名單:2024年8月,老百姓大藥房連鎖(陜西)有限公司西安王寺西街店被國家醫保局列為“疑似串刷醫保基金”核查對象。該門店在2024年8月15日和8月19日,使用醫保基金支付同一復方阿膠漿藥品10次,僅8月15日一天就支付8次。 這一異常交易行為引起監管機構高度關注,被列為重點審查對象。
二是藥品銷售違規,屢次被罰。2024年2月,長沙開福區衛生健康局發現老百姓大藥房長沙湘雅店“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罰款5.1萬元;2023年12月,長沙望城中南路分店因違規提供醫保服務,涉及違規金額2.85萬元,被追繳1.92萬元醫保基金;2022年12月,老百姓大藥房天津門店因捆綁銷售連花清瘟膠囊、哄抬價格被罰款50萬元;2020年,老百姓大藥房上海分公司因銷售劣藥被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
這些違規行為不僅影響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也增加了公司未來面臨的監管風險。一旦公司再次涉及醫保違規或銷售假劣藥品,可能會面臨更嚴厲的監管處罰,甚至影響醫保支付資格,進而對業務造成實質性沖擊。
未來挑戰:行業變革中的老百姓,如何破局?
老百姓大藥房的困境并非個例,而是整個醫藥零售行業正在經歷變革的縮影。在社會消費降級、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行業整合已成趨勢,但老百姓的問題在于,它的擴張戰略未能真正帶來盈利能力的提升,反而暴露了管理松散、商譽過高、盈利能力不足的問題。
面對激烈競爭,老百姓能否在短期內優化管理、控制成本、提升單店盈利能力,將決定其未來的生存空間。然而,當前來看,公司在激進擴張的道路上已經陷入泥沼,短期內難以翻身。
對于投資者而言,老百姓的增長神話已經破滅,未來需要警惕可能的商譽減值風險、管理層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持續的監管風險。 在醫藥零售行業集中度提高的過程中,老百姓是否能夠走出增長困境,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老百姓大藥房曾經依靠“價格戰”和“擴張”成為行業領軍者,但如今,面對業績滑坡、商譽風險、監管壓力和高層風波,這家藥店巨頭的未來已充滿挑戰。在行業大洗牌的過程中,老百姓如果不能找到真正的盈利模式,恐怕難以再現往日的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