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多好玩的,為什么某些孩子獨獨會選擇網絡,沉迷在游戲、短視頻,或者直播之中?甚至有些孩子還會為此耗費大量的錢財,是他們傻么?
在我看來未必,他們只是沒有更多的選擇,或者說沒有更多獲取“快樂”的途徑而已!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根源并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長,最好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改造”家庭環(huán)境
想要讓孩子少玩手機,家長首先要做到,如果“意念”上杜絕不了,就可以搞一個能夠物理隔離的手機盒,設定好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大家都不使用手機。
當然,也可以和孩子簽訂《手機使用協議》,每天約定可以使用20分鐘~30分鐘手機,超出的時間加倍在次日扣除。
只不過,這個約定不僅限于孩子,想要孩子從心里認同,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
二、構建新的“多巴胺”機制
孩子喜歡玩手機,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
- 缺少陪伴,心理上有孤獨感,只能在網絡上尋找“同好”;
- 在現實世界中,經常被批評,缺少價值感;
- 接觸范圍有限,不知該如何“消遣”時間。
可是,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又離不開這些東西,否則就會有“生無可戀”的感覺。這時候,手機就站出來,填補了這項“空白”。唯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否則孩子是無法擺脫“手機依賴”。
想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就需要從以下幾個點做起。
- 加強陪伴。家長可以放下手頭的事務,多陪陪孩子。無論是郊游、看電影,或者一同閱讀,只要是和孩子一起做,將他們的注意力從“手機”上轉移出來就好。
- 多鼓勵孩子。改變“糾錯意識”,多多發(fā)現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而不是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當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或者有進步的地方,及時予以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
- 帶著孩子拓展視野。“消遣”時間的途徑很多,不僅僅局限于手機,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郊游、運動、電影、閱讀,一同分享心得,都可以提升和改善自己認知。
三、注意要點
想要讓已經“成癮”的孩子發(fā)生改變,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切莫過于心急,妄想一次解決問題,而是應該循序漸進,逐步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遵循三個要點:
- 采用【漸進式脫敏】:屏幕時間逐次縮短,但一定有對應的方式填補這部分“空白”時間,而不是單純的取消;
- 善用【峰終定律】:每次預留出一定的“剎車時間”,在約定時間截止前5分鐘提醒,而不是卡點,讓孩子產生一種“急剎車”的感覺;
- 制造【刻意麻煩】:可以增加些額外的時間或注意力成本,比如“充電器統(tǒng)一保管”、“物理隔離盒”等……
四、寫在后面的話
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關心,多一些陪伴和理解,一定會養(yǎng)育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