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的抖音首條視頻登上熱搜。視頻中,這位被網友稱為「社恐總裁」的理工男,在反復拍攝花絮里無奈笑稱「把團隊逼瘋」,卻在24小時內狂攬47萬粉絲。
這場出圈的起點,是兩周前他與雷軍在兩會候場時的「反差萌」同框——雷軍被記者簇擁時,周云杰探頭張望的「表情包」意外引爆全網。網友戲稱:「雷軍帶貨帶人,海爾總躺贏熱搜。」但這場看似偶然的流量狂歡,實則是海爾蓄謀已久的品牌年輕化戰略的冰山一角。
當企業家從財經版走向熱搜榜,當CEO的「人設」成為品牌資產,這場商業世界的「網紅經濟學」,正在顛覆傳統的營銷邏輯。
一、流量密碼:企業家IP為何成為品牌「核武器」?
免費廣告位:老板就是行走的「熱搜體質」
雷軍抖音粉絲超2500萬,單條產品動態能讓50萬人預約試駕;周云杰賬號未發內容便吸粉18萬,首條視頻播放量破億。這些數據背后,是企業省下的千萬級廣告費。正如海爾新媒體團隊調侃:「老板一個表情包,抵得過我們半年的KPI。」
信任加速器:從「冷冰冰的Logo」到「有溫度的人」
當周云杰在視頻里展示被團隊「逼瘋」的拍攝日常,當雷軍自曝「高考不是狀元」的糗事,企業家的「祛魅」恰恰成為品牌的「賦魅」。調研顯示,35%的小米SU7車主因「雷軍會聽勸」下單。這種「真人客服」效應,讓CEO賬號的互動轉化率比傳統廣告高10倍。
危機防火墻:自黑式公關的降維打擊
周云杰走紅時,海爾30多個官號集體玩梗「守護老板」,將可能的尷尬轉化為1.2億閱讀量的全民狂歡。相比企業聲明,網友更愿意相信一個會自嘲、能接梗的「真人」——這正是企業家IP在輿情戰場上的獨特價值。
二、暗礁密布:鮮花掌聲背后的三重風險
機遇和風險總是共存的,某車企CEO因刻意模仿「理工直男」翻車,被扒出視頻腳本抄襲;某企業家「接地氣吃盒飯」擺拍,反遭網友群嘲。周云杰團隊深諳此道,首條視頻特意保留NG花絮,用「不完美」強化真實感。但如何持續平衡「企業形象」與「個人表達」,仍是走鋼絲的藝術。
創始人的言論失控造成的后果。
某科技公司創始人因社交平臺爭議發言,導致市值單日蒸發20億。海爾顯然有所防范——周云杰明確表示「敏感話題交團隊審核」,其賬號內容聚焦產品創新而非社會議題。這種「克制」,恰恰是企業家IP的生存智慧。
要注意防范本末倒置:當CEO變成「全職博主」
美的某高管為維持賬號日更,被曝荒廢主營業務;某快消品牌創始人沉迷直播,致供應鏈危機。周云杰的聰明之處在于,將賬號定位為「產品服務出道的試驗場」,而非個人秀場。正如他在微博強調:「出道不是為了打造個人IP,而是學習與新時代對話。」
當雷軍與周云杰的「商界CP」被二創成漫畫,當網友為海爾高管設計「選秀打榜」游戲,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企業家的網紅化,更是商業民主化的進程。但爆款背后,考驗的是組織能否將流量轉化為產品力、把熱度沉淀為品牌力。
正如海爾1984年用鐵錘砸冰箱開啟質量革命,2025年的「CEO出道」或許正敲響品牌傳播革命的鐘聲。這場變革的終點,不是制造更多網紅企業家,而是構建「用戶參與定義品牌」的新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