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京在RSPP大會上用“地圖上看不見”嘲諷G7,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少人認為這是對G7的侮辱和蔑視,但普京的這一諷刺并非單純玩笑,而是直指國際組織形象與實際作用之間的巨大落差。看似輝煌的G7,外界賦予它無可匹敵的象征意義,但從實際效果看,其實際影響力足以大打折扣。
G7由美、英、法、德、意、加、日七國組成,曾是全球經濟治理的核心,然而近年來,其內部經濟增長乏力,決策缺乏執行力,使其影響力受到質疑。
相比之下,G20雖然成立時間較晚,但由于包含了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事務上的權重越來越大。
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G20迅速組織全球協調應對,而G7的作用則相對有限。這種象征地位與實際影響力的錯位,使G7的角色愈發尷尬。
普京的諷刺正是借此暗諷:某些國際組織往往靠“名頭”取勝,卻未必具備足夠的實質作用。
G7雖然仍然握有大量經濟資源,但卻用不到正處。不好好搞經濟,一天天想著長臂管轄,試圖涉足他國沖突,沖突打不贏,反而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如果不進行調整,在時間的長河里,它的實際影響力只會會持續下降。
事實上,面對新興經濟體崛起和全球秩序重塑,某些國際組織要保持影響力,不能只靠歷史地位,而要真正推動有效合作,否則即便它的名字仍在地圖上,存在感也會逐漸淡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