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先來看結論吧,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當前的美國雖然存在著很多的困境,而且這些困境是積重難返,也是難以扭轉過來的。不過,客觀的來說,美國當前的這些困境,大多是表現在短期的政策失誤和周期性的經濟調整;雖然沒有走到全面衰落的階段,但總的來看,是在走下坡路了。
量變達到質變,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罷了。
雖然從經濟上來看,當前美國的經濟韌性是存在的:制造業和房地產市場的經濟仍舊保持著可掌控的彈性,尤其是制造業,短期內是不會崩掉的,整體的通貨膨脹還在可控的范圍內。
但是呢,美國的經濟衰退是肉眼可見的,很多專業的研究機構和經濟學家都有這么一個共識:
2025年,美國經濟會陷入衰退。
被稱之為“債券之王”的杰弗里·岡拉克,他創建的“雙線資本”基金公司管理著的資產達到了650億美元。岡拉克經常對美國經濟和貨幣政策發表評論,并因其準確的預測而出名。這個“新債王”岡拉克是這么說的:
“美國多個經濟部門從增長轉為負增長,消費者依賴信用卡而非財政刺激,預示衰退風險”
BCA(巴克萊)預測:
“美國2025年初經濟衰退概率升高”
給出的理由是:消費動力減弱、儲蓄耗盡和信貸收緊,這三個要素導致高盛將2025年GDP增長預期從2.4%下調至1.7%,摩根士丹利則從1.9%降至1.5%。
我們來看看一些具體的數據:
1:2025年第一季度GDP預測顯示萎縮2.4%(亞特蘭大聯儲模型),若連續兩季負增長,則符合衰退定義。
2:非農就業數據疲軟(2月新增15.1萬崗位,低于預期),失業率升至4.1%,消費者信心下滑。
政策博弈加劇經濟不確定性
特朗普政府的矛盾策略
關稅政策反噬凸顯:特朗普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加征關稅引發報復性措施(如加拿大對美電力征收25%關稅),推高美國企業成本和通脹壓力,進一步抑制消費。
施壓美聯儲降息:特朗普試圖通過制造市場恐慌(如股市暴跌)倒逼美聯儲降息,以緩解36.89萬億美元國債的利息負擔(降息100基點可節省4000億美元利息)。
美聯儲的獨立性挑戰
美聯儲堅持依賴數據決策,拒絕政治干預,強調通脹風險(CPI連續反彈至3.6%)和就業市場韌性,暫緩降息。
社會分化與消費疲軟
疫情刺激資金耗盡后,普通家庭面臨債務清算壓力,零售業和房地產市場需求降溫,加劇經濟脆弱性。
總結:周期性衰退?還是結構性衰落?
當前美國的困境,更多表現為短期政策失誤與周期性經濟調整,而非全面衰落。
然而,若政策短視和債務問題持續惡化,可能會演變為長期結構性衰退,進而削弱美國的全球競爭力。未來需關注美聯儲政策轉向、貿易戰緩和跡象以及消費者信心恢復進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