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凌晨,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恩格斯空軍基地,造成巨大爆炸,現場騰起蘑菇云。作為俄軍戰略轟炸機的重要駐地,恩格斯基地部署著圖-160、圖-95等遠程打擊力量。
這次襲擊不僅是戰術上的一次成功,更是現代戰爭形態變化的一個縮影:無人機正逐步改變戰爭規則,讓傳統軍事基地的安全性面臨巨大挑戰。
無人機的崛起并非偶然。過去十年間,從美軍在中東使用“死神”無人機定點清除目標,到阿塞拜疆在納卡沖突中用TB-2無人機擊毀亞美尼亞坦克,無人機已成為不對稱戰爭中的關鍵利器。
而在俄烏戰場上,無人機的角色被推向了新的高度。烏克蘭不僅利用土耳其提供的TB-2進行戰術打擊,還自行研發了“海上無人艇”用于襲擊俄黑海艦隊,現在更是將無人機應用到對俄核心戰略目標的打擊上。
這次襲擊展示了無人機在現代戰場上的兩個關鍵能力:高精度打擊和滲透能力。烏克蘭的無人機可以穿透俄方的防空系統,精準打擊關鍵目標,足以表明其技術已經有相當程度的成熟。
而俄方的反制措施同樣值得關注。俄羅斯國防部稱當晚擊落了54架烏軍無人機,表明俄軍在防御端仍然具備較強攔截能力。
但問題在于,即使擊落大部分無人機,依然有部分成功突破,這意味著俄方的防空體系并非牢不可破,尤其是在面對規模化、蜂群式的無人機襲擊時,其攔截能力仍存在空白。
無人機對傳統軍事基地的威脅已經十分明顯。以往戰略轟炸機基地主要考慮的威脅來自敵方導彈襲擊,但如今,小型、低成本的無人機就足以造成嚴重破壞。
俄羅斯的恩格斯基地距離烏克蘭邊境超過600公里,過去認為是相對安全的縱深位置,但現在卻被無人機輕松打擊,這意味著現代戰爭中“前線”和“后方”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傳統的安全區概念已不復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