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報道稱,4月28日,全球首艘可潛無人艇藍鯨號在珠海下水,預計于明年投入實際應用。藍鯨號可潛無人艇全長11米、排水量12噸,水面航速36節,續航數百公里,也可在水下航行并下潛數十米深,在水下潛伏可達一個多月。
這款無人艇真的是太太太太太適合軍用化了, 一款既能在水面高速機動,也能逼近目標時潛入水下靜默偷襲的無人艇,搭載垂發或者魚雷之后,會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藍鯨號可潛無人艇僅僅是一艘輔助性質的船只,用途為氣象探測、水下地形地貌測繪、水下拍攝、水下水質取樣、水下電纜管線巡檢等。用來執行探索海洋、維護海洋權益、開發海洋資源等任務。央視新聞還假想了藍鯨號在有需要時能潛到臺風下方以規避風浪,在臺風中心位置時發射探空火箭釋放探測設備,以探測海洋氣象數據的使用方式。
藍鯨號可潛無人艇沒有任何武裝,但這款平臺怎么看怎么適合軍用化。水上航行時36節的最大航速意味著能夠快速靠近高危海域;4具螺旋槳讓藍鯨號具備還算不錯的水下航行能力,也意味著藍鯨號在進入高危海域時能快速下潛,成為雷達上的幽靈。
電動機低速運轉時噪音很小,發現難度極大,最大一個月的潛航時間,讓藍鯨號可以用一兩節的速度慢慢靠近目標以發動攻擊。面對防雷網等水下防御設施之時,還可以趁著夜色上浮并馬力全開飛過防雷網攻擊敵方靠泊艦艇。
不夸張的說,一戰時的德國潛艇怎么作戰武裝藍鯨就能怎么作戰。載荷艙裝上炸藥那就是一款非常適合執行反橋梁任務的武器裝備,左右兩側裝上魚雷發射管,那就是一款性能極其強悍,且可重復使用的攻擊無人艇。裝上水雷載荷之后就能晃晃悠悠的在敵港口布雷,裝上輕型反艦導彈之時,可潛無人艇更是能夠在距離敵艦只有幾公里甚至幾百米的距離上浮發動攻擊。
可遠程控制可自主航行的設計,又讓藍鯨號收放自如。再不需要參戰時,藍鯨號只需要靜默即可,布設時通過半潛船即可大量投放。在需要作戰時一個指令下去,就能夠開始執行魚雷反艦、撞擊反艦、導彈反艦、布雷等任務,若有必要甚至可以增設輕型垂發與升降式的光電轉塔之后,執行防空職責。
一款自己長腿跑了的魚雷發射管啊,這東西真的是太嚇人了。近些年來各種中國獨創武器裝備或者艦艇平臺真的是越來越多,甚至于很多裝備都先進到讓人看不懂的地步了,什么叫保溫杯無人機,什么叫空潛海三棲無人機,什么叫可潛無人艇?
不得不感慨真的是太快了,實在是太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