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是麻省理工學院阿比吉特·班納吉與埃斯特·迪弗洛教授合著的著作,本書歷時15年、通過對全球18個貧困國家和地區的實地研究,深入剖析了貧困的復雜成因。本書顛覆了一些傳統對貧困的認知,揭示了貧困人口在生存決策中的深層邏輯,并提出了更具針對性的減貧應對策略。
"窮人最缺的不是錢,而是改變現狀的能力。作者通過大量的調查發現,貧困的本質并非個人懶惰或資源匱乏,而是長期貧困所導致的生存壓力使得窮人更傾向于短視決策和即時滿足。
例如,貧困的人可能因為即時生存需求放棄長期規劃,更加注重短期利益、或選擇即時滿足以緩解壓力和痛苦。書中揭示窮人因生存壓力傾向于“愉悅型消費”(如煙酒、零食),
受調查的不少貧困家庭即使獲得短期援助,也常因缺乏營養知識選擇高熱量零食,而非購買營養均衡的食物。
部分貧困家庭在經常挨餓時仍然購買電視機,理由是認為"總得給自己找點樂子",這種"即時享樂"的認知偏差,使貧困者陷入"越窮越短視"的循環。
同時,社會風俗也扭曲了貧困家庭的資源分配。例如,印尼爪哇島貧困家庭將30%收入用于婚喪儀式,部分家庭為此借貸,導致兒童輟學率上升40%。
貧困家庭通常因為即時生存需求而被迫同時涉足多種低收益工作(例如打零工和擺攤等等)。雖然能夠緩解短期的生存壓力,但與此同時,也限制了他們的長期發展。
由于缺乏專注和深耕,同時從事多種兼職工作不但導致效率低下,更為重要的是,由于精力過度分散,導致無法有效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將會在長期競爭中處于越來越不利的位置、越來越難以擺脫人生困局。
現代神經科學證實,生活壓力也會損害人們的理性。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短視行為。
由于信息不對稱,貧困家庭常因缺乏可靠的信息來源,無法利用新興技術或新政策機會,同時對陌生(如金融產品、醫療知識)存在認知偏見,導致決策失誤風險上升。
作者強調,貧困的本質是‘選擇的匱乏’——缺乏選擇的權利與能力。貧困的真正陷阱,是人們無法看到未來的回報。結構性限制與認知偏差交織,導致了貧困的發生。
作者認為,改變貧困,需要先改變看待貧困的方式。真正的改變始于對認知資源分配模式的系統性調整,而非單純依賴意志力的消耗。人們需要改變認知,警惕“短視決策”,合理平衡即時滿足和延遲滿足、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之間的關系。
本書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諸多有價值的啟示:
貧困的人因生存壓力陷入“即時滿足”的惡性循環,缺乏規劃能力會導致財富迅速流失,擺脫貧窮需要建立“延遲滿足”機制。
人們要破除短視,警惕“即時享樂”傾向,培養延遲滿足的習慣。擺脫社會風俗和價值觀的束縛,減少不必要的非理性消費。
作者強調,窮人通常缺少信息來源,相信那些錯誤的事情。人們要學會對抗信息不對稱,打破信息繭房,主動獲取可靠信息,突破認知局限。
人們要意識到正是過往自己的認知局限,導致自己目前的困頓。提升認知的第一步在于持空杯心態,放下自己的主觀立場和成見,打破信息繭房的限制。同時,人們不但要打破自己既有知識、思維和視角的束縛,也要打破既有外部知識和價值觀的束縛。
你之所以看見的,正是因為你想看見。薩特這句話說明了人們往往習慣于基于自己的認知、立場和偏好,有選擇性地看待世界。從而被困于自己的信息繭房之中。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難以獲取有效和可靠的信息、導致自己認知局限的主要原因在于被自己主觀立場和成見所束縛。只關注與自己已有興趣、信念或價值觀相契合的信息,而忽視或排除不同的聲音和觀點,從而將自己的生活、認知和價值觀桎梏于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
深度閱讀和思考、對標學習和模仿優秀人士也是提升認知的關鍵。
沉迷社交媒體算法推送的碎片化信息,削弱了人們深度思考的能力。人們需要更多地深度閱讀和深度思考。
重復過去,往往只能得到與過去同樣的結果。過往的人生困頓必然是有自身的原因, 逆天改命的關鍵在于改變限制自己成長的性格、行為和習慣。
人們需要通過定期復盤、反思和對標學習等方式,持續審視并改進自己的行為和習慣、提升自我。人們需要建立“失敗清單”:記錄過去決策失誤,避免重復犯錯。沒有改進,就沒有進步。
作者認為,窮人因稀缺而陷入認知狹隘,只關注短期利益。人們要合理平衡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之間的關系,不要過于關注短期結果,不要為了短期利益而影響長期和全局利益。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決定一個人能否逆襲的關鍵在于自己認知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即使由于生活壓力被迫同時從事多種兼職工作,人們也要明確自己的人生定位,以深耕主業為主,拓展副業為輔,盡可能選擇那些與自己主業相關的副業,這樣才有助于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實現人生逆襲。
同時,一個人,真正的懶惰并不是體力上的懶惰,而是思考上的懶惰。唯有深度思考,洞察本質和規律,才能提高認知,改變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