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車技術高管離職背后:自救與挑戰并存
3月25日,哪吒汽車官方確認,首席技術官(CTO)戴大力與智能駕駛負責人王俊平已離職。前者被曝加入奇瑞汽車,后者則入職商湯科技旗下絕影團隊。這是繼去年12月原CEO張勇轉任顧問后,該公司又一次重要人事變動。
核心高管離職的連鎖反應
1. 技術團隊動蕩:
戴大力自2020年加入哪吒后,主導技術研發,其離職或引發團隊不穩。有前員工透露,智駕算法、座艙軟件部門人員流失嚴重,部分業務已轉為外包。
王俊平曾任職百度智能駕駛團隊,2021年推動哪吒與商湯科技合作,其轉投商湯絕影可能削弱哪吒在智駕領域的積累。
2. 研發能力存疑:
此前網絡傳聞“解散研發團隊”,哪吒雖否認,但員工爆料稱上海總部遭供應商討債,且拖欠員工薪資及經濟補償金,例如算法開發主管被欠17萬元。
自救措施的雙面性
1. 債轉股與海外擴張:
3月25日,哪吒宣布與134家供應商達成超20億元債轉股協議,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頭部企業參與。債務70%轉為股權,剩余30%分15期無息償還。
同步推進泰國市場布局,獲100億泰銖(約21.5億元)授信,計劃7月啟動哪吒X本地化生產。但對比比亞迪、奇瑞等已在泰建廠的企業,哪吒的代工模式面臨品控與成本壓力。
2. 內部改革爭議:
創始人方運舟兼任CEO后提出“六大改革”,目標2025年毛利率轉正、2026年盈利。然而,直營店收縮(如深圳門店清零)、供應鏈配件短缺(用戶修車等待超5個月)等問題,暴露了降本增效的副作用。
市場信任危機加劇
1. 消費者權益受損:
多位車主反映車輛維修困難,原廠配件斷供,客服僅回應“到貨時間不確定”。部分經銷商現車停供,二手車市場出現“半價甩賣”。
2. 資本信心待驗證:
債轉股雖緩解短期債務,但E輪融資計劃中的40億-45億元若優先還債,實際投入運營的資金有限。供應商接受債轉股多因“別無選擇”,市場擔憂此舉僅為拖延風險。
結語
高管離職、團隊動蕩、供應鏈危機——哪吒汽車的自救動作看似積極,實則暴露了深層問題:技術積累不足、市場信任缺失、資金鏈緊繃。債轉股和海外擴張或許能爭取時間,但若無法解決產品競爭力與用戶體驗的核心矛盾,翻身難度極大。對普通消費者而言,買車不僅是選擇品牌,更是賭企業的生存概率。哪吒的下一步,需要比“化債”更扎實的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