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聊一聊這個話題,剛好不久前看到了有關斯蒂芬?庫里在關鍵時刻表現的新聞,就來寫一寫。
首先,相關新聞中提到庫里沒有打平或反超比分的投籃,這是羅布?帕克的錯誤認知。就在 10 年前與新奧爾良鵜鶘隊的比賽中,庫里連續命中的投籃在第二天占據了所有頭條,他似乎忘記了這一點。此外,庫里還有一些關鍵投籃。
該說法局限于領先投籃的情況。有人統計稱,在季后賽還剩 45 秒時,在可以取得領先的投籃機會中,庫里 14 投 0 中。
毫無疑問,這個數據本身是事實。不過,相比于最初統計者所說的 "在投進就能贏的情況下沒投進",似乎有一部分人更傾向于理解為 "在不投進就會輸的情況下沒投進",準確來說,這種情況也包括平局的情況。
僅梳理處于落后的緊迫情況,庫里在對陣洛杉磯快船隊的 2 場比賽、對陣克利夫蘭騎士隊的 1 場比賽、對陣多倫多猛龍隊的 1 場比賽、對陣休斯敦火箭隊的 1 場比賽、對陣洛杉磯湖人隊的 1 場比賽中,共 6 場比賽。在這些比賽中,他 7 投 0 中。
實際上,比賽場次比想象的要少。因為金州勇士隊
通常在這種比賽中,庫里在進入關鍵時刻之前就已經手感不佳,而實際的這些比賽也確實如此。
僅看最近與洛杉磯湖人隊的第四場比賽,庫里三分球 14 投 3 中,而總決賽對陣克利夫蘭騎士隊的第二場比賽,他三分球 15 投 3 中,堪稱他職業生涯最差表現。在這 6 場比賽中,沒有一場比賽庫里的投籃命中率達到 50%。
當然,即使在投籃手感如此糟糕的比賽中,如果他能投進最后一球那再好不過了,但至少不能像部分人所提出的觀點那樣,認為他是那種平時表現不錯,但到了關鍵時刻就不行的球
在這里,我們稍微分析一下,只看反超投籃是不夠全面的,而且設置條件時,包含平局情況下的領先投籃卻排除平局時追平比分的投籃,這一點讓人有
45 秒這個特殊的時間篩選條件也是如此。官方數據統計通常以直觀的 30 秒到 1 分鐘為區間,這樣特殊的區間設定并不常見。
這讓人對統計的意圖產生懷疑,在我看來,這是為了得出 0 這個具有沖擊力的數字,而進行了特定的篩選。
為什么這么想呢?因為只要把時間區間稍微放寬到 1 分鐘,即增加 15 秒,總決賽中庫里取得領先的投籃數據就會改變。
此外,如果不局限于通過投籃取得領先,擴大范圍就會發現,有這樣的場景:庫里在打平的上籃成功后,通過加罰實現了反超。
比如在 2018 年總決賽第一場比賽中,JR?史密斯的那次失誤讓人印象深刻,而勇士隊在常規時間的最后一攻,庫里打出了精彩的表現,取得了關鍵的領先。
當然,即便如此,在特定的篩選條件下,那些數據是事實這一點沒錯,所以可以說在特定條件下庫里確實有沒投進的情況。
說完這個話題,我們來看一些數據。我們不采用為了特定目的而進行的不合理篩選,而是按照官方提供的標準,以比賽最后 30 秒為時間區間。
并且,比分按照關鍵時刻的標準,設置為更嚴格的一分以內,即分差在 -3 分 到 +3 分之間進行篩選。因為這才是很多人認為的真正緊張的情況。
這是 2010 年代季后賽主要球員中,在上述區間內投籃嘗試 10 次以上的球員的整個職業生涯數據。
可以看到,除了一位堪稱 “怪物” 級別的球員,庫里以適當的有效投籃命中率和真實投籃命中率取得了最多的得分。
在這里,可能有人會說,應該像最初主張的那樣,把領先情況排除在外!個人認為,在必須得分的情況下,各種情況并沒有太大區別,但為了尊重這種意見,我們把領先情況的數據排除看看。
排除 7 次投籃后,庫里的數據確實變得更差了。就像標志性的儀式一樣,他通過關鍵得分讓比賽塵埃落定,有人說這是經過優化的結果。
個人覺得,7 次投籃并不是一個能體現巨大差異的數字,即便承認并這樣看待,這與之前所說的 45 秒領先投籃篩選得出的數據也是不同的。
有趣的是,凱文?杜蘭特、詹姆斯?哈登、本?西蒙斯等與庫里同時代的代表性球員,數據都不太理想。勒布朗?詹姆斯的數據有所上升也很有意思,原因在于三分球。在兩個不同篩選區間內,他的三分球表現有 0 投 8 中的差距。
怎么樣?統計數據本身不會說謊,但根據不同的篩選方式和調查者的意圖,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
一開始把關鍵時刻定義為分差 5 分以內怎么樣呢?同樣是兩分球得分,在分差 6 分的情況下投進三分球的球員,卻不被認為是關鍵時刻的表現,這不是很冤枉嗎?在我看來,這比在分差 5 分的情況下投進兩分球表現得更好。
給大家看一個關于這種選擇的有趣統計數據:在過去 10 年的總決賽中,在最后 10 秒內投進扳平或反超比分投籃的球員,只有一個人,猜猜是誰?
沒錯,就是庫里。他的得分將球隊帶入了加時賽。
相反,如果按照一分以內領先的關鍵時刻情況進行篩選,勒布朗?詹姆斯在上述記錄中就會變成 3 投 0 中,顯然他在這種情況下的表現比庫里好。
當然,有人會說,這完全是按照你的喜好進行篩選,這種情況本身不就太少了嗎,僅僅憑借這一點就下結論等等,這些說法都沒錯。
但我想說的是,一開始不就是只挑選了那些極少數的特殊情況或只看總決賽來下結論嗎?在我看來,特定的篩選本身就是這樣的水平。
就像我一直說的,僅憑極少的樣本就對球員做出判斷是毫無意義的。通常,作為球隊第一選擇的球員,一場比賽投籃次數至少也有 20 次。按照這樣的樣本數量進行篩選來評估球員的能力,在我看來是不合理的。
投了超過 10000 次籃,卻僅憑特定條件下的 10 次左右投籃來評價一名球員,這合理嗎?打了將近 1000 場比賽,卻僅憑特定的幾場比賽來評價,這合理嗎?個人不喜歡這樣的統計方式。
庫里關鍵時刻的其他有趣記錄
再給大家介紹一個庫里關鍵時刻表現中有趣的記錄。
一直被忽視的一點是,金州勇士隊是一支庫里在關鍵時刻經常受到重點盯防的球隊。在有凱文?杜蘭特的時期,這種情況稍微好一些,但實際上,在勇士隊奪冠的所有季后賽中,庫里都是球隊在關鍵時刻的得分王(2015 年、2017 年、2018 年、2022 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 21 世紀多次奪冠的球員中,只有庫里擁有這個記錄。沙奎爾?奧尼爾、科比?布萊恩特、蒂姆?鄧肯、德懷恩?韋德、勒布朗?詹姆斯、凱文?杜蘭特、科懷?倫納德等多次奪冠的球員,都沒有這個記錄。追溯到 30 多年前,直到邁克爾?喬丹才出現另一位擁有類似記錄的球員。
由此可見,作為球隊第一選擇,每次都要在關鍵時刻成為得分第一選擇并非易事。
庫里還有一個獨特的記錄,在 2021 - 2022 賽季的季后賽中,他個人承擔了球隊關鍵時刻得分的一半以上,并幫助球隊奪冠。
這同樣是 21 世紀獨一無二的記錄,同樣要追溯到邁克爾?喬丹,才能找到另一個擁有類似記錄的人。
那么,有了這兩個記錄,能說庫里在本賽季憑借無與倫比的關鍵時刻表現奪冠嗎?或者能說他是多次奪冠的球員中,在關鍵時刻最能帶領球隊的球員嗎?很激動,要不要把喬丹找來比比看呢?
不,并非如此。這只是說明 “有這樣的記錄存在” 而已。符合特定條件得出的結論,也只是在特定條件下的結論罷了。
個人認為,最好能區分球員的能力和成績。就像棒球中的打擊率和打點一樣。這些數據顯然是記錄在案的個人成績,但它們能體現球員在關鍵時刻的能力嗎?并非如此。每年數據的波動就證明了這一點。
籃球呢?庫里上賽季是季后賽關鍵時刻最佳球員,但今年甚至都沒進入候選人名單。實際上,從 Inpredictable 提供的關鍵時刻投籃數據來看,上賽季庫里投進了 29 個關鍵球,命中率為 44.8%,而今年只投進了 11 個,命中率為 36.4%。
難道去年還是 “球隊的心臟”,今年就變成 “小鳥心”,一年之內身體發生了逆向進化嗎?當然不是。只是因為樣本數量小,幾個投籃就會導致概率波動,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就像剛才因為 7 次投籃導致效率大幅下降的表格一樣。
關于庫里關鍵時刻的其他話題
另外,在討論庫里的關鍵時刻表現時,不得不提一個最近在某個 YouTube 頻道上引起熱議的話題。有人說庫里沒有所謂的 “一錘定音的投籃”,還提到了他唯一一次的壓哨絕殺。
有人認為 “一錘定音的投籃” 就等于壓哨絕殺制勝投籃,但那場著名的對陣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的比賽,庫里的投籃算 “一錘定音的投籃” 嗎?
此外,在與達拉斯獨行俠隊比賽還剩 0.1 秒時、與洛杉磯快船隊比賽還剩 0.5 秒時、另一場與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比賽還剩 0.2 秒時、與菲尼克斯太陽隊比賽還剩 0.7 秒時等,庫里在這些比賽中的多個在 0 秒左右的制勝投籃,它們又屬于什么性質呢?因為不是壓哨絕殺就無效嗎?
起初,邁克爾?喬丹被稱為 “一錘定音的投籃” 的制勝投籃,顯然是壓哨絕殺,但實際上他最著名的總決賽對陣猶他爵士隊的最后一投,并不是壓哨絕殺。這樣的話,庫里的那些 “一錘定音的投籃”,因為不是季后賽的 “一錘定音的投籃” 就無效嗎?
結語
就像我所有的文章一樣,因為我帶有個人情感,所以無法做到絕對客觀,這當然是我的主觀看法。所以我必然會對金州勇士隊和庫里抱有好感,但即便作為球迷,我也不會聲稱庫里是最出色的關鍵時刻球員。
因為庫里在身體方面有明顯的弱點,與那些具備出色身體素質、擁有籃下終結能力的球員相比,他顯然缺乏穩定性。而且從比賽風格來看,他的制勝投籃中壓哨絕殺的比重確實較少,這也是事實。
然而,退一萬步說,庫里也絕不是那種應該被指責關鍵時刻表現不佳的球員。如果這樣的球員所在的球隊能成為王朝,那才奇怪呢。
在過去 10 年里,庫里是在關鍵時刻投籃命中次數最多的球員。他多次奪冠,上賽季還獲得了季后賽關鍵時刻最佳球員。個人覺得,在這方面他已經無需再證明什么了。
作為球迷,我可以接受說庫里沒有我期望的那種特定投籃,但僅憑極少數特定樣本就對他進行過度指責,我很難接受。
希望大家能多欣賞一下已經時日不多的庫里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就像我們在奧運會時那樣享受比賽的樂趣,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