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市中級人民法院新聞發(fā)言人、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張曉慈就“司法鑒定新模式”工作做介紹,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張曉慈介紹,近年來,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多元化解”治理模式,充分運用司法調解技術優(yōu)勢,讓矛盾糾紛在委托鑒定之外得到實質性解決,為當事人降低成本、減輕訴累,贏得了群眾的認可與好評。
堅持黨建引領,持續(xù)擦亮支部品牌底色。該院司法技術輔助室黨支部充分發(fā)揮黨建引領作用,重點打造了“司法鑒公正,為民見真情”黨建品牌,做實黨建與司法技術工作深度融合,實現(xiàn)了黨建工作和業(yè)務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落實,并圍繞“共建互促、共同學習、互相監(jiān)督、共謀創(chuàng)新”與行業(yè)內外支部開展聯(lián)學共建。該支部多次榮獲“五好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其黨建品牌也被市直機關工委選樹為優(yōu)秀典范。
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助力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該院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與方法。針對當事人鑒定需求,主動了解糾紛詳情,找準矛盾癥結,研判鑒定啟動的必要性,避免“機械委托”。總結提煉出“三步四法”工作新模式:“鑒定申請前、鑒定程序啟動時、鑒定意見作出后”輔助調解三步走,穿插運用“歸納爭議焦點、典型案例引導、釋明風險成本、科學評估結論”四項工作法,豐富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途徑。
突出實踐特色,努力提升“定分止爭”效果。在實踐中,該院努力做實委托鑒定全流程調解,建立溝通聯(lián)絡機制,法官與司法技術人員協(xié)作梳理爭議焦點,化解矛盾;強化涉委托調解案件技術指導,出具調解建議函,引導當事人合理預期;發(fā)揮典型案例示范作用,整理107個案例供參考,促進案件規(guī)范辦理;建立司法鑒定輔助技術專家?guī)欤?9名涵蓋18個門類的專家入庫,形成“1+N”智力支持體系。
踐行司法為民,彰顯司法技術使命擔當。司法為民是該院司法技術工作的宗旨。自2023年以來,衡水兩級法院運用“三步四法”牽頭或輔助調解成功2025件委托鑒定案件,其中1000余件未進入鑒定程序,為當事人節(jié)省鑒定費用500余萬元。相關案例被《法治日報》《中國審判》等媒體報道,并在最高院和省高院司法技術培訓班作經驗介紹。
來源:衡水發(fā)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