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關村的創業大街上燈火通明時,北京聲智科技創始人陳孝良常通宵伏案。從中科院辭職創業8年,他帶領團隊將聲學算法與AI大模型深度融合,打造出全球首款AI助聽器、抑郁癥AI診療平臺等顛覆性產品。在本期《為你喝彩》“創業在北京”系列節目中,看陳孝良如何讓機器聽懂人的語言。
一場“自我革命”的冒險
8年前,陳孝良毅然從中科院辭職,創立北京聲智科技有限公司。“創業本就要背水一戰”他回憶道。憑借遠場語音交互算法,團隊賦能的智能音箱套件銷量累計突破百萬臺。然而,國際政策突變導致核心技術出海受阻,陳孝良將算法賣到全世界的“創業夢”也遭到巨大挑戰。面對現金流壓力,陳孝良選擇徹底轉型——從銷售算法轉向研發AI硬件,開啟了一場“自我革命”的冒險旅程。
創新突破:全球首款AI助聽器
機器要真正聽懂人類,需跨越噪聲壁壘。團隊開發的智能降噪技術,能在復雜環境中精準分離人聲;而“聲音克隆”功能僅需用戶錄制語音,即可生成高度還原的專屬音色,甚至支持實時切換中英文。技術必須解決痛點,陳孝良團隊著手研發AI助聽器,他們的助聽器通過強大的算法,能快速將環境聲和人聲的比例調節到平衡的狀態,讓佩戴者交談時聽到的聲音與原聲幾乎沒有差別,并搭載AI聽力驗配師服務,只需5分鐘在家里就能實現快速專業驗配,讓助聽器的使用門檻被大大降低,其成本也只有傳統助聽產品的五分之一左右。
AI照進“無聲”與“心靈”的角落
數據顯示,我國超2億人受聽力損傷困擾,而助聽器普及率不足5%。全國愛耳日當天,聲智科技發起公益活動,為聽障人士免費試戴AI助聽器。現場邀請了聽力損傷人士、聲學專家和聽力專家進行科普講座,他希望能通過這次活動提高大家對聽力健康的重視,讓大家了解AI聲學技術在聽力保護領域的創新應用。
除了在AI助聽器領域的開拓創業,2023年陳孝良率領團隊搭建聲智壹元AI大模型,該模型可以實現智能對話、文本生成、智能翻譯等功能,如何讓大模型在抑郁癥診斷及治療場景中發揮作用,是陳孝良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又一創新探索。陳孝良與北京東方醫院合作的抑郁癥AI診療平臺,平臺將郭蓉娟教授30多年治療抑郁癥的經驗與AI相結合,這個數字人就像是郭教授的分身一樣,患者遇到問題時都會得到專業的指導,與傳統情緒助手相比,不僅關注用戶的情緒狀態,還加入個性化深度學習和數據分析,提供有針對性的情緒調節方案。
機器人時代的“情感共鳴”
在陳孝良的構想中,未來機器人不僅是工具,更是“情感伙伴”。“它能通過語言、神態甚至‘委屈’的動作自發互動,讓人產生信任。”陳孝良的辦公室里擺滿變形金剛模型,承載著他兒時以及未來對科技的憧憬。
從算法極客到“專精特新”企業領軍人,陳孝良的創業之路寫滿顛覆與堅守。2020年,聲智科技入選北京市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3年,陳孝良獲評“北京先進科技工作者”。從AI助聽器到抑郁癥診療平臺,陳孝良始終堅信:科技的本質是讓人更幸福。3月26日21:03,北京衛視《為你喝彩》“創業在北京”系列節目,聆聽聲學與AI交織的生命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