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依托2024年度福建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中國史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學科優勢,福建師范大學企業史(茶業史)團隊致力于對1949年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福建茶業經濟(尤其是茶企)進行系統的口述史研究,以期在區域史視野下對福建茶業經濟概況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參見本公眾號《2024-2026年度福建茶企口述歷史項目正式啟動》)
在完成去年對相關縣區茶企及從業者的第一階段訪談后,今年團隊的口述訪談項目正式進入第二階段。2025年3月19日,林立強教授率領團隊前往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福興茶葉加工廠參觀訪談。原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教授級高級農藝師徐飆先生、原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杰先生也為本次口述活動提供了諸多幫助與支持,并全程參加訪談、指導。
福興茶葉加工廠
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福興茶葉加工廠
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創辦于1950年的中國茶業福州分公司,至今已有75年的經營歷史,產品銷往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東南亞、香港、澳門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茉莉花茶“小黃聽”系列是一代人的經典回憶,旗下品牌“蝴蝶牌”更是享譽全球。當前,公司產品種類囊括茉莉花茶、白茶、烏龍茶、紅茶、綠茶、黑茶等,是中國茶葉行業中經營茶類產品品種非常豐富的專業公司。
“小黃聽”與“蝴蝶牌”
福興茶葉加工廠位于福州市晉安區,背靠風景宜人的鼓山,廠區環境優美車間茶香四溢。福興茶葉加工廠始建于2002年,經過多次擴建后,目前已擁有多條清潔化、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萬噸以上,成為集生產、研發、檢驗、倉儲、消費者體驗及品鑒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消費者體驗式工廠”。進入廠區后,陳添義副廠長帶領團隊參觀了花香彌漫的茉莉花茶生產車間,并對茶葉的小包裝自動裝罐生產線及生產流程作了簡要的介紹。在展覽廳,王冰廠長為團隊講解了公司在解放初期、計劃經濟時期以及改革開放后不同歷史時期發展歷程,并播放了中茶蝴蝶文化宣傳視頻。隨后,團隊成員來到了“中茶·蝴蝶”體驗店,在馥郁的茶香中品鑒了福興加工廠生產的白茶。
福建師范大學企業史(茶業史)團隊參觀福興茶葉加工廠
中茶·蝴蝶直營店
參觀結束后,福建師范大學企業史(茶業史)團隊與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以及福興加工廠的相關領導進行了座談。林立強老師對口述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如研究團隊前期訪談的成果,以及與一些地區檔案館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的情況。中茶福建方面對目前口述團隊的工作表示高度認可,并向團隊細致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茶業的歷史、國營茶企在計劃經濟時代的產制運銷流程以及在時代洪流下的發展與變革、公司目前的經營現狀以及與其他企業的合作交流等情況。
在座談中,林立強老師還與中茶福建公司相關領導就國營茶業公司核心競爭力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認為國營茶企要發揮技術團隊、銷售團隊、管理團隊及可溯源體系方面的優勢,消費者對放心茶的需求、對國企的信任亦是國營茶企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除此之外,雙方還就華茶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推廣、當前茶葉行業的現狀與挑戰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在訪談過程中,中茶福建方面還為團隊成員精心準備了危賽明先生主編的《中國白茶史(1950-1969)》等茶業史資料。座談結束時,團隊希望將來能與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合作,通過口述訪談的方式,進一步挖掘老茶人和茶企職工的歷史記憶。
福建師范大學企業史(茶業史)團隊與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領導座談
(從左到右:王冰、林立強、丁鴻寶、徐飆)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企業史研究應深入田野。通過本次與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的口述訪談,我們認為現代福建茶業經濟的騰飛根植于新中國福建國營茶廠的歷史土壤,國營茶廠職工在茶葉種植、加工技術、經營管理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貢獻。未來,福建師范大學企業史(茶業史)團隊會繼續深入梳理福建省國營茶廠、私營茶廠的演變歷史,充分挖掘茶業經濟史研究的社會價值。
福建師范大學企業史(茶業史)團隊在福興茶葉加工廠合影留念
(右五為李杰、右六為王冰、右七為林立強、右八為徐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