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面的問題可以看出,題主是一位細心的家長,能及時發現孩子的變化,并積極尋求幫助,值得我們學習。下面就分享我的觀點,一般來說孩子突然變得敏感,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生理原因、心理原因或者是學習原因等。
1、從生理角度看
三年級的孩子正處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神經系統逐漸完善,所以她對外界信息的感知能力就會變得更加敏銳。
2、從心理層面而言
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對他人的評價更為在意。例如在學校,同學的一句無心之言,都可能讓他們反復琢磨,進而產生情緒波動。
3、學習壓力
學習壓力的增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三年級的課程難度有所提升,孩子可能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若不能及時克服,就容易產生挫敗感,這種情緒會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使他們變得更加敏感。
當孩子產生小情緒時,家長怎么做好呢?
首先,要做的是耐心傾聽
兒童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說過:“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是避免錯誤對待他們的第一步。”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傾訴內心的想法和感受。比如,當女兒因為和小伙伴鬧矛盾而不開心時,不要急于給出解決方案,而是坐在她身邊,溫柔地說:“寶貝,媽媽知道你現在不開心,愿意和媽媽說說發生了什么嗎?” 通過傾聽,家長能了解孩子情緒產生的根源,也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接著,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和表達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產生情緒是因為他們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家長可以借助繪本、故事等方式,向孩子介紹各種情緒,讓他們知道生氣、難過、委屈等情緒都是正常的。我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曾和孩子一起閱讀過《我的情緒小怪獸》,我覺得,通過生動的畫面和有趣的故事,會更容易讓孩子直觀地認識不同情緒。
還有就是要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通過哭鬧、發脾氣等方式。當孩子下次有情緒時,鼓勵她說出:“我現在很生氣,因為……”這樣既能幫助孩子梳理情緒,也有助于家長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此外,引導孩子通過適當的方式釋放情緒
運動是一種很好的途徑,像跑步、跳繩、騎自行車等,能促使身體分泌內啡肽,改善情緒。當女兒心情不好時,家長可以提議一起去公園跑步,在運動過程中,孩子的不良情緒會隨著汗水釋放出去?;蛘?,讓孩子通過繪畫、寫日記等方式表達情緒。比如,準備一本專門的 “情緒日記”,當孩子有情緒時,鼓勵她把內心的感受畫下來或者寫下來,這有助于孩子將無形的情緒轉化為有形的東西,從而更好地處理情緒。
我以前不開心就喜歡跑步,如果不方便跑步我就抬頭看天上的云或者遠處的風景,當抬頭遠望的一剎那,感覺整個人的心胸都變得寬廣了。
總之,面對三年級變得敏感的女兒,家長要以科學的育兒方法為指導,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傾聽和引導。幫助孩子認識、表達和釋放情緒,努力讓孩子在健康的心理環境下茁壯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