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經過10年的金元足球時期后,中國足球青訓斷層了,最主要的表現是國家隊在這10年里幾乎沒有增加新人,各俱樂部也幾乎沒有發現新人上位。
說中國足球青訓斷層,但魯能足校的青訓沒有斷層,在這10年里,魯能足校一直按以往的步子走路,各年齡隊的球隊保持30人左右,能夠湊起來兩套陣容打對抗賽。中國足球的青訓斷層,魯能足校的青訓沒有斷層,但有一點是,在資本的操縱下,沒有斷層的魯能足校青訓沒有反哺中國足球國家隊,甚至沒有對山東泰山隊的一線隊進行補充。
曾經有一個泰山俱樂部的人到市里開會,提案居然是要把魯能足校從濰坊遷到濟南,當時就有球迷罵,說你能把濰坊的30多塊足球場都扛到濟南來嗎?到濟南重新征地,你不嫌濟南的房價貴了?
最近有消息說,濟南文旅管理的山東泰山隊,要求魯能足自負盈虧。這個要求聽起來好像不過分,但細分析起來就有問題了。
魯能足校自負盈虧的最大障礙在哪里?在你山東泰山俱樂部本身。魯能足校能不能自負盈虧,首先是山東泰山俱樂部的一線隊要使用魯能足校的青訓球員。
2021年山東泰山隊奪雙冠,在拍照環節,泰山隊各個年齡段的球員與獎杯合照,電視里解說足球賽的嘉賓就說,山東泰山隊每個年齡段都有知名球員,山東泰山隊拿雙冠名至實歸。可是沒有想到,僅過去了1年,到2023年的時候,山東泰山隊在中超聯賽上的首發陣容平均年齡超過32歲,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老爺車陣容。魯能足校的青訓球員提不到一線隊里來,別的俱樂部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也不會來魯能足校花錢買青訓球員。
你自己的一線隊都不用青訓球員,就你讓其他隊如何使用,誰傻到給你做嫁衣,替你培養后備人才。于遠傳帶著一支年齡到了21歲的完整梯隊,打青年聯賽,打亞冠,就是不把小球員提拔到一線隊里來。結果那一批球員,有一個不算出色的拜合拉木,轉會到深圳隊后進了國家隊,還進球了。
魯能足校的青訓球員不往一線隊提拔,魯能足校里的教練也進不了一線隊的教練班子。魯能足校能培養出來好球員,很重要的一條是有好的教練,魯能足校堅持把退役的明星球員聘到足校當教練,這些踢過職業球員的教練訓練出來的學生,總比大學畢業生訓練出來的強吧,大學生別說沒踢過職業聯賽,估計連示范動作都做不出來,怎么培養出來好的青訓。而魯能足校就不同了,看看魯能足校的教練隊伍,不但有唐曉程、于遠偉、侯志強等這些成名的青訓教練,而且曾經帶過一線隊打中超的教練就好幾位,比如郭侃峰,比如馬寶剛等,就連唐曉程于遠偉都能進一線隊當教練,結果山東泰山俱樂部不但讓魯能足校的教練進一線隊,而且還從韓國引進一個完整的教練組,2025年想解聘,還解聘不了。
教練都想使用自己熟悉的球員,球員也更愿意為自己的恩師出場拼命,魯能足校的教練都進不了一線隊,他們曾經培養的那些學生也就少有機會進一線隊。
除了俱樂部自身的原因,也有經紀公司的原因。2015年發生韋世豪等球員被挖墻腳事件以來,魯能足校進行了亡羊補牢的補救措施,經紀公司是挖不走小球員了,但國家隊和其他俱樂部的一線隊也不收魯能足校的青訓球員了。沒有強力的經紀公司運作,魯能足校的青訓球員很難被使用,也就談不上自負盈虧。
山東泰山俱樂部應該認識到,魯能足校不是俱樂部的負擔,而是俱樂部成績的源泉,如果經營好,能像當年遼寧隊那樣靠賣球員湊夠當年的運營資金,那么魯能足校將是山東泰山俱樂部的資金來源,要想讓魯能足校自負盈虧,首先自己的一線隊得使用魯能足校的青訓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