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芒果TV因刪減趙露思在綜藝《小小的勇氣》中的爭議片段,引發輿論風暴。節目組將原本80多分鐘的節目縮短至70分鐘,這一操作不僅讓#芒果剪掉趙露思爭議片段#沖上微博熱搜,更點燃了網友對明星言論邊界的激烈爭論。
趙露思參與的《小小的勇氣》是一檔公益慢綜,旨在通過她的日常生活和公益活動傳遞勇氣與溫暖。然而,節目播出后,她的部分言論被指缺乏對弱勢群體的共情。
例如,詢問山區孩子“是否拍過藝術照”被質疑脫離現實;評價老爺爺“自私”則被認為貶低傳統手藝人的選擇。加更版中“錯誤系安全帶”的片段刪除,更被網友調侃為“連基本常識都需剪輯保護”。
部分網友認為,芒果TV的剪輯是“必要的保護”,避免爭議言論對社會敏感群體造成二次傷害,尤其是涉及兒童和老年人時,藝人更需謹言慎行。然而,反對者則痛批此舉是“掩耳盜鈴”,認為節目組回避了社會現實問題,剝奪了觀眾了解真相的權利。更有激進網友嘲諷趙露思“人嫌狗厭”,呼吁其“若無法承擔公眾責任,不如退圈”。
業內人士分析,芒果TV的刪減決策可能是對輿情風險的預判。趙露思作為新生代偶像,其言論一旦引發負面爭議,可能波及節目口碑和商業價值。匿名剪輯師透露,綜藝剪輯常需在“真實感”與“明星形象維護”間走鋼絲,而此次事件再次凸顯了娛樂產業對輿論高壓的妥協。
但矛盾的是,《小小的勇氣》本試圖通過抑郁癥等社會議題引發討論,卻在剪輯后顯得“避重就輕”。有觀眾指出,節目刪減反而削弱了公益主題的深度,讓“勇氣”淪為口號。
趙露思的遭遇并非孤例。在社交媒體時代,明星言論被無限放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卷入輿論漩渦。支持者認為,公眾人物需承擔更高道德責任;反對者則強調,過度審查會讓藝人淪為“提線木偶”,失去真實表達的空間。
此次事件也折射出年輕觀眾對“真實感”的渴求。部分粉絲失望表示:“我們想看到有血有肉的偶像,而非被剪輯包裝的完美人設”。
輿情監測技術的升級讓節目制作方更擅長“風險管控”,但這也讓綜藝內容趨于保守。如何在娛樂性、社會責任與言論自由間找到平衡,成為行業難題。有學者呼吁,綜藝應更注重議題引導而非單純“避雷”,例如通過后續討論或嘉賓反思化解爭議,而非簡單刪減。
趙露思的“剪輯風波”不僅是一場關于明星言論的爭議,更暴露了娛樂產業在流量焦慮下的生存困境。當“勇氣”被剪輯修飾,當真實讓位于安全,觀眾與行業或許都需反思: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明星與綜藝?而這場爭論的答案,或許將重塑未來娛樂內容的邊界與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