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劉畊宏事件還能迎來后續,本身就是自己素質“低下”,現在還敢在直播間“作妖”,對著觀眾一頓罵,真是好大的架子啊。
9天掉分20萬還是太輕了,就應該把他就地封殺,在直播間刷威風算什么能耐,有本事就再去“強行”清場啊。
劉畊宏事件真相到底如何?為什么這樣的網紅還能在平臺叫囂?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流量至上還真不是鬧著玩的
4月27日,廣西南寧有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自己在一網紅米粉店排了半個小時被劉畊宏強制清場,11點到已經在門口排了三四十人的長龍,排了二十多分鐘已經快排到了,突然過來一堆攝影師對著排隊的人拍,絲毫不顧及群眾情緒。
過了幾分鐘停下來一輛商務車同時冒出來十幾個大漢把排隊的人全都推開,有女生試圖溝通說我們是正常排隊吃飯的人家根本不搭理,還試圖讓已經坐下來的一桌年輕客人起來給他們讓位置,隨即“劉畊宏暴力清場”就沖上熱搜。
6000萬粉絲健身博主就可以有明星特權了嗎?如此行徑直接引起了大眾不滿,更諷刺的是,店主表示當日早晨才被陌生人臨時通知“有明星要來”,且根本不認識劉畊宏,網友拍攝視頻顯示,部分未吃完的顧客被要求離場,店員被迫暫停叫號,拍攝僅10分鐘便結束,但劉畊宏依舊被罵的很慘。
不過也有人替劉畊宏鳴不平,說清場這事,他也許壓根兒不知情,可能是節目組或者地頭蛇的操作,這話倒也不是空穴來風,畢竟一個炙手可熱的大明星,尤其是像劉畊宏這般咖位的,每日行程恨不得按分鐘切割,哪有閑暇顧及這些家長里短的瑣事?
但關鍵在于,作為自帶聚光燈效應的公眾人物,你的一舉一動,都自帶蝴蝶效應,你團隊捅的簍子,最終都會算到你頭上,出了岔子,一句“概不知情”就想金蟬脫殼?怕是沒那么容易。
隨著輿論的持續發酵,劉畊宏團隊出來回應,說是因為粉絲太多過來圍觀,把排隊吃飯的沖散了,感到非常的抱歉,打擾大家用餐了,然而該網友直接強硬回應說:并不是被人群給沖散的,就是被工作人員以一種不容拒絕的態度推開的。
如此一來,雙方各執一詞,食客的視角,是正常的就餐體驗受到了干擾,那份不悅真實存在,而明星的視角,則認為自己按流程工作,反被洶涌人潮包圍,最終卻背負了“耍大牌”的指責,倍感委屈,“清場”二字,本身就分量不輕。
究竟是節目組與店家提前協商,預留了部分區域,還是真的臨時驅趕了顧客?若是前者,溝通方式與安撫措施是否到位至關重要。
倘若是后者,那確實有失妥當,劉畊宏強調的是團隊未主動要求,節目組預訂了位置,但公眾的直觀感受是,無論過程如何,他們的正常秩序確乎受到了影響。
享有特權還在狡辯
在當前的傳播環境下,任何與“明星”、“特權”沾邊的消息,都可能迅速發酵,一時間一些自媒體賬號為博取流量,或添油加醋,或斷章取義,也進一步加劇了事態的復雜性,大多數吃瓜群眾也開始對劉畊宏展開聲討。
公眾對于“特權”現象的警惕與反感,才是這類事件迅速升溫的深層心理因素,一旦認為明星利用其影響力獲得了不應有的便利,便容易引發普遍的負面情緒。
除了“清場”的爭議,一個網友提出更尖銳的追問:“劉畊宏排隊了嗎?”,即便不存在強制清場,他和節目組是否也因拍攝而“插隊”,占用了普通顧客的等候時間?
對于以“網紅”聞名、時常需要排長隊的店鋪而言,這個問題觸及了更根本的公平原則,大家普遍認為,排隊是社會生活的基本規則,不應因身份特殊而有所例外,這種對潛在不公的天然抵觸,無疑為事件的持續發酵提供了動力。
危機發生后,劉畊宏方面的應對也成為焦點,初期有傳言稱其團隊輕描淡寫回應,雖未經證實,但此類傳聞一旦散播,對藝人形象的損害不言而喻,隨后的直播澄清、公開視頻證據乃至報警,可算是正面應對。
但這種方式能否完全挽回失分,仍有待觀察,因為在很多時候,公眾更看重的是態度,事情發生后,是選擇第一時間真誠致歉、清晰解釋,還是急于撇清,其效果迥然不同。
氣急敗壞盡顯卑劣
平心而論,明星參與節目錄制,確實需要一些特殊安排以保證拍攝效率與效果。例如攝制組可能會與商家協商,在非高峰時段或特定區域進行拍攝,這本身并非不可理解,畢竟也是工作需要,但關鍵在于如何平衡工作需求與公眾的正常權益及感受。
如果確系節目組提前預訂或包下部分區域,那么是否應有醒目標識,或提前向其他顧客充分告知?若對已在排隊或就餐的顧客造成了實際影響,店家或節目組是否應主動提供一些補償,如餐費折扣、小禮品,或是幾句真誠的解釋與致歉?
細致周到的安排,往往能化解許多潛在的矛盾,最忌諱的就是如同劉畊宏這種,什么賠償也沒有,什么反思也不錯,只是一味在埋怨群眾,這種憑借“明星”身份便認為一切理所當然的態度才是大家真正厭惡的東西。
至于粉絲數量的短期內大幅下滑,這數字本身便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其中有多少是跟風取關,多少是真正感到失望,難以精確統計。
但這至少說明,公眾對公眾人物的言行舉止,關注度越來越高,評判標準也日趨嚴格,互聯網拉近了明星與大眾的距離,一旦其行為被認為“德不配位”,以往高高在上的光環便可能迅速褪色。
而劉畊宏在5月6日的直播時怒吼更有些氣急敗壞的意思,即便這件事的本質錯不在你,輿論壓力如此大的情況下,更不一樣如同孩子一般“大吵大鬧”,好好的和觀眾協商落得一個好人緣才是重中之重。
劉畊宏生氣的原因也很簡單,即便是他錯了,也不應該牽扯自己的家人,部分網友言辭過激攻擊劉畊宏的家人確實也不對,但劉畊宏作為公眾人物也不應該當場“發飆”,一碼歸一碼的道理都不懂,確實有些“德不配位”。
這起南寧嗦粉風波,對劉畊宏本人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對其他明星及其團隊、各類節目制作方,同樣也是一次警示,在聚光燈無處不在的時代,任何微小的細節都可能被無限放大。
如何在工作中最大限度減少對普通人的干擾,如何在誤解或沖突發生時更真誠、有效地溝通,這門學問,值得所有身處其中的人深思。歸根結底,大眾所求的,無非是一個“理”字,一份平等的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