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村以“善治庭院”為載體,通過“五步議事法”,讓群眾的每一條好建議都轉化成便民利民的金點子、幸福升級的強引擎。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
火井鎮常樂村
去看看他們是如何
開展人民建議征集的~
01
從“臟亂差”到“善治庭院”
村民全程參與
鄭家壩小區屬“4.20”災后重建項目,安置了4個村(社區)1200余戶4000余名居民。面對群眾融合度不高、管理難題眾多、基礎設施老舊等問題,高場社區、常樂村、大葫村、狀元村成立小區聯合黨委,積極探索“聯合黨委+院委會+居民自治”的基層治理工作機制,引導居民共同出謀劃策,參與項目設計、協調、監督,將鄭家壩小區雜草叢生、臟亂荒廢的閑置空間改造為4處明亮干凈的善治庭院,為傾聽群眾意見建議提供陣地支撐。
△整改前后對比
02
“五步議事法”
讓每一條好建議都落地
聚焦群眾關注的熱點事、急難事、利益相關事,探索創新“五步議事法”,通過廣開渠道征建議、集中會商匯民智、靶向施策辦實事、公開透明曬結果、多維評估促提升,形成人民建議征集閉環管理機制。2025年以來,累計開展愛鄰(20)協商議事、居民建議懇談會等活動30余場,線上線下征集建議100余條,成功轉化民生實事50余件,擦亮“善治常樂”人民建議征集品牌。
03
實事辦到心坎上
村民腰包鼓了、日子美了
“日子過得好不好,全看實事辦多少”,常樂村始終堅持效果導向,積極辦好民生實事。通過廣泛征集意見建議,充分發動黨員、群眾、企業多元力量,發展中藥材種植1300余畝,草果300余畝,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修復破損道路8處,修建電瓶車停車棚10個,積極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系列民生問題的解決,讓村民切實享受到議事成果,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這里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休閑空間
還是村民的聲音被聽見
需求被重視
建議被轉化為行動的陣地
下一步,常樂村將持續聚焦村民需求,讓“善治庭院”成為解憂紓困的暖心站!探索更多創新模式,打造鄉村治理“常樂樣板”!
來源丨邛崍社會工作
編輯丨王秋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