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市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4%以上,社會治安評估指數上升38%。取得如此成績不僅得益于我市各級政法機關的不懈努力,更得益于市委政法委深入推進我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近年來,市委政法委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機制、數字賦能,打造“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形成“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的治理新格局,為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探索了鮮活經驗,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撫順打牢了基礎。
高位統籌 構建社會治理“一線陣地”
在中央政法委就加強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工作作出進一步部署后,市委政法委積極推進我市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工作,并提出具體要求:首先解決“建好”的問題,聚焦增量提質,突出便民管用,今年5月全面完成7個縣區中心建設,同時以點帶面建設20個鄉街級中心;重點解決“用好”的問題,出臺公檢法司信派員常駐規則,激活中心功能;形成教育、醫療、住建等行業部門輪駐方案,化解熱點難題;制定醫調委、仲裁、心理咨詢入駐辦法,強化多元共治、群防群治、網格施治,確保務實管用,實現糾紛的“一站式”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的有效防控。截至目前,市委政法委對7個縣(區)規范化建設工作已開展3輪全覆蓋調研指導,與縣(區)共同研究、謀劃中心選址和規范化建設工作。同時,多次到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大廳、勞動仲裁院、醫療調解委員會等開展工作調研,充分征求意見,有效整合資源。目前,新賓滿族自治縣已完成規范化建設并實體運行;清原滿族自治縣在實體運行中優化完善中心功能初見成效,其他縣區正加緊推進選址設計,預計今年5月實現全域覆蓋。
機制創新 匯聚各方合力“一站解憂”
近日,12348熱線接到公民張女士的法律咨詢電話,涉及其本人56萬元存款糾紛。12348熱線律師接線后對相關法律進行解析,明確了存款的歸屬應為張女士,鑒于咨詢問題屬于家庭內部財產糾紛,為了化解這一矛盾糾紛,接線律師引導張女士及其子女到人民調解窗口通過調解解決。專職人民調解員了解事情的原尾后,秉持公平公正,法理情融合的原則,開展了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張女士及四名子女在調解人員的指導下簽訂了調解協議書……一場法律接力,讓一起矛盾糾紛化解于無形。我市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著重強化“一站式”化解功能的職能定位,堅持“打破壁壘、資源共享、聯調聯動、高效處置”原則,以平安遼寧系統為支撐、橫向聯通職能部門、縱向貫通市、縣(區)、鄉(鎮)、村(社區)、網格員(治安專勤),構建“五位一體”大聯動指揮調度體系。同時統籌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有關功能。整合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信訪、人社等部門力量,通過多種方式派員常駐,推動住建、衛生健康等行業主管部門和工會、婦聯、法學會等群團組織輪駐,打造“一站式”社會治理服務平臺,確保“吹哨有人應”。2024年全年全市共排查矛盾糾紛28935件,化解28865件,化解率99.8%,矛盾糾紛排查數、化解數同比增長132%和138%。
數字賦能 打造智慧治理“一鍵直達”
今年2月起,清原綜治中心推出創新舉措,開通網上辦理快捷服務,旨在更高效地響應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問題。該縣居民只需通過手機掃碼,就能輕松反映問題,整個過程省時又便捷。該中心負責人表示,過去群眾反映問題常常要在多個部門和窗口間來回奔波,耗時費力。綜治中心打破這一繁瑣局面,在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的基礎上,只需通過手機簡單操作,即可在線提交訴求,并隨時查看辦理進度。該項服務推出以來,已收到群眾訴求近百件,涵蓋社區環境、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領域。該綜治中心還建立了高效的流轉和處理機制,收到訴求后,迅速將問題分派到相關責任單位,實時跟蹤督辦,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讓“碼”上服務成為連接政府與群眾的暖心橋梁,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
來源:撫順政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