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至1949年,攝影師布列松在中國行走了一年,其中有6個月是在國民黨垮臺之前,6個月在新中國誕生之初,客觀地記錄了當時中國在變革中的歷史瞬間,揭示了中國人民的悲慘和苦難。本帖圖片均出自布列松于1955年出版的《兩個中國》(From One China to the Other)。
以下圖片為布列松在1949年左右拍攝的上海照片。
等待離開城市的國民黨政府官員
排隊等待慈善機構(gòu)分發(fā)食物的兒童。
慈善機構(gòu)里需要救助的兒童
飽受饑餓的人們哄搶米店。
街頭的商販,車下是已經(jīng)睡著的孩子。
推車過橋的苦力
窮人撕開碼頭上的棉包。很多人在內(nèi)戰(zhàn)的最后一個冬天餓死或凍死。
蘇州河里堵塞的小船
被包圍的上海,蘇州河的運輸完全中斷
蘇州河的運輸陷入癱瘓
國民黨統(tǒng)治的最后日子里。
上海搶購黃金風(fēng)潮,由于紙幣貶值,國民黨決定每人可以兌換40克黃金,人們排隊等待,有十人擁擠踩踏致死。
維護秩序的警察。
維護秩序的警察
搶購的人群
包裹的女孩尸體,被家人遺棄在路旁
停泊在黃浦江上的美國軍艦
撤離城市的美國人
輪船接應(yīng)撤離城市的外國人
難民
難民
歌女
上海郊區(qū),國民黨的轟炸造成了很多平民的傷亡,這些棺材派上了用場
簡單的葬禮
在垃圾場收集的木柴。
歡迎解放軍的游行隊伍
入城的的解放軍裝甲部隊
為慶祝城市解放,電車上懸掛的領(lǐng)袖像。
慶祝集會上的朱德肖像。
歡迎解放軍入城的游行隊伍
街頭的游行
百老匯大廈樓頂上的解放軍
英國領(lǐng)事館門前的毛澤東肖像
廣告牌下的解放軍士兵。
街頭上的俄國難民。
外國的外交官與商人的聚會
重開的徐匯公學(xué)。
等待分發(fā)救濟糧的兒童
攜帶著零用錢上下班的富人。
午餐時間
路邊圖書館。
貪看小畫書的兒童。
慶祝游行
游行的工會代表手拿新發(fā)行的紙幣。
反對黑市示威游行的學(xué)生們
正在游行的大學(xué)生們
政治集會
集會游行的標語上寫著“反對官僚資本、封建主義、帝國主義”。
出席勝利慶典大會的鄧穎超和宋慶齡。
在勝利慶典大會上講話的陳毅。
公園里,飛鏢的目標——打到臺灣去
《華商報》號外,兩條消息:華南解放,政治協(xié)商會議準備起草新憲法
美國《紐約 時報》的封面,圖片取自布列松1949年拍攝的上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