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二次矯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路歷程。有的人是因為矯正后,疏于維護引起反彈;有的人則是無可奈何的意外。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特殊患者的案例,常駐海外工作、二次正畸女患者,其難度打破了時間、空間限制,超越了正畸的新高度!
由于先天性的牙齒不齊,正畸成為了這位女患者從小的心愿。“20多年前,正畸水平還不是很好,中學時期正畸拔牙沒有做好,導致上牙與下牙嚴重錯位,后面的隱患很大,后來也是一直想有一口整齊的好牙,正畸也就成了我一生的執念。”
常年駐海外工作的她,回國后曾在多家口腔醫院求治,均無功而返。“我去看過很多地方,很多醫生都不愿給我做治療,一直到了40歲,當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先是在劉新強教授的一個學生那里做治療,他非常負責任的跟我說,他不能給我做,因為我這個案例太復雜了,他不敢保證能夠給我做好。所以他向我推薦了他的導師——劉新強教授,并和我說如果劉新強教授也不能做那么在青島就放棄吧。”
我曾走過低谷,慶幸與您相遇。抱著這僅剩的一絲希望,這位女患者經過十分曲折的過程才找到了劉新強教授。“起初,劉新強教授是拒絕的,但是考慮到我的牙齒問題今后將會影響到身體健康,所以劉新強教授出于醫生的天職和大愛,還是給我做了正畸治療。當時針對我的這個情況,劉新強教授帶著他三個學生,設計方案探討到了深夜。”
劉新強教授說,“這位女士屬于二次正畸的疑難案例,對我也是一種挑戰。初次見她,她當時的情況真的是肉眼可見的焦慮與不安,她的情況已經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這樣的精神狀態是非常不利于治療的。于是我與她進行了詳細的溝通并為她制定了詳細的矯正方案。
因其涵蓋了先天性、發育性、創傷性及顱頜面美容外科范疇,治療需要形態與功能并重,病理與心理兼顧,這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運用先進的診斷技術、現代化精密手術器械,才能達到定量化手術設計與高精度手術要求。此外,還需要與口腔正畸科醫生的密切配合,共同商量討論制定方案,才能做到醫學與藝術的結合。
從醫三十六年來,劉新強教授的目標是把牙齒矯正和美學設計相結合,為每一位患者科學矯正牙齒,重塑自信笑容,幫助患者們實現自我形象的提升,提高他們整體的生活質量。
今后,劉新強教授將攜手優諾口腔同心同行,以豐富的臨床經驗及創新解決方案推進數字正畸和齒科修復治療,為患者帶來更加優質的口腔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