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已公開宣布要“吞并格陵蘭島”、“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還要“拿下巴拿馬運河”。最近,擔任美國政府效率部負責人的埃隆·馬斯克又語出驚人,稱“火星也將是美國的”。
當地時間3月30日,馬斯克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場集會上稱,“美國就像一艘大船,人們必須同舟共濟,不能棄船而逃。”馬斯克稱,他“死也要死在美國,哪兒也不去”。他還看似半開玩笑地稱,他“也許會去火星,但那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早在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在宣誓就職美國總統后的一個演講段落中,就著重承諾將會把美國宇航員送上火星。當時他表示,考慮到“雄心是一個偉大國家的命脈”,“殖民”這顆紅色星球是一個重要目標。
長期以來,馬斯克一直是“殖民火星”的支持者,并一再承諾在未來某個時候要將人類送到火星之上。
馬斯克3月15日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SpaceX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Starship)預計將于2026年年底搭載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登陸火星。馬斯克說,如果這次登陸順利,則載人火星任務“最早可能于2029年實施,不過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
馬斯克經常調整“星艦”執行火星任務的時間表。他去年年初曾表示將在5年內實施首次不載人探測火星任務,7年內實施首次載人探測火星任務。
馬斯克稱,火星移民的主要問題將是,地球的技術發展是否足以讓人類在火星上維持生命和發展,而不依賴于地球。馬斯克說,如果不行,人類將無法在新的星球上站穩腳跟。
截至目前,“星艦”已進行八次試飛。在今年3月初的第八次試飛中,“星艦”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發射升空,但在升空后不久,火箭第二級飛船與地面團隊失去聯系。
盡管遭遇了一系列挫折,但馬斯克和他的團隊從未放棄對火星探索的夢想。馬斯克在星艦第八次試飛失敗后表示,這只是一次小挫折,下一艘飛船將在4-6周內準備就緒。
自2012年在英國倫敦皇家航空學會首次公布火星移民構想以來,馬斯克的宏偉計劃一直充滿爭議和挑戰。馬斯克曾經表示,在未來20年內,將有8萬人被送往火星,開啟一段無法回頭的旅程,肩負建設火星城市和糧食種植的重任。
對于人類登陸火星的技術難題,馬斯克表示,SpaceX創建了第一個完全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并且更重要的是,使得重復使用在經濟上變得可行。馬斯克說:“使生命多行星化本質上是一個每噸成本的問題。目前,將每噸有效載荷運送到火星的表面大約需要十億美元。為了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這個成本需要降低到每噸10萬美元,因此技術需要提高1萬倍。這非常困難,但不是不可能。”
特朗普手背現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