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金融等行業因“高薪、高端”等特點受到畢業生的追捧。
與之相關的財經類院校也成為許多高考生及家長的“心頭好”。
但近幾年,在“經濟下行”“就業內卷”“薪資走低”等標簽下,這個曾經大眾眼中的“香餑餑”似乎正在成為“新天坑”,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可否認,對比近幾年的數據,相關專業就業率及薪資水準的確有一定波動,但結合整體就業環境來看,財經類院校的就業優勢仍然突出,比如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廣東財經大學等始終保持著高就業率。其中,廣東財經雖不是“雙一流”高校,就業率卻達到了90%以上,與“兩財一貿”不相上下。
據悉,廣東財經大學始建于1983年,起始辦學層次為本科教育,后陸續獲得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更名為廣東財經大學。近年來,廣財更是發展日新月異,逐步打響其在財經類院校的知名度。而知名度提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廣東財經大學連續多年穩定的高就業率。
廣財最新就業數據顯示,2024屆本科畢業生主要就業于民營企業,占比近40%,次之是國有企業。此外,廣東財經大學納入統計的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省,以珠三角地區為主要聚居地,占已就業畢業生數的79%。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得知,粵港澳大灣區因發達的經濟優勢和豐富的產業優勢,對廣財學子頗具吸引力,而廣財學子也具備較強的就業競爭力,從而能夠獲得企業的青睞。
事實上,背靠大灣區的區域優勢,廣財也是積極拓展合作渠道,致力于為學子增加就業機會。近年來,廣財一直積極與本土企業保持高度聯絡。例如:會計學院與廣東粵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共建就業實習基地;經濟學院與相關企業持續深化合作;財政稅務學院院領導則積極進行訪企拓崗促就業活動......在種種“助就業舉措”下,廣財和這些企業共同實現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和就業機會的目標。小編認為,這種和企業“強強聯合”的培養模式,讓學生找工作時有底氣,企業也搶著要,真正實現了“畢業即就業”。
所以回到文章開頭的話題,財經行業并非“涼了”,而是進入了轉型期——低端崗位飽和,高端人才緊缺。所以,只有選對方向,才意味著擁有逆襲機會。再加上,報考財經院校還有一條不得不知的“潛規則”,就是地域>學校排名。如果大家畢業后想進投行等,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最佳,畢竟實習機會多。而在廣財這樣校企合作網絡完善的高校求學,也將有更高的概率拿到職場入場券,從就業市場突圍!
關注“一千零一個志愿”,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最新最全的大學招生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