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是AI生成的?
證書是違規炮制的?
產品療效全靠編?
——近日曝光的
電商熱銷產品“苗古金貼”造假事件
揭開了AI技術濫用的一角
據了解,“苗古金貼”號稱由傳承“千年秘方”的非遺傳承人制作專門解決膝蓋、頸椎等出現的問題,有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該產品列“熱敷貼回購榜”第一名,在某平臺旗艦店已經銷售10萬件以上。然而,央廣網記者深入調查發現該“非遺傳承人”的照片實為AI生成,所謂“千年秘方”實為代工產品,假非遺傳承人證書給錢就能違規炮制辦。
此“苗古金貼”AI造假事件在網上引發熱議,有人留言“一看就是假的,AI合成的一眼便能識別出”,也有很多人說已經“中招”被騙,而被騙購買這類膏藥貼的,大多數是老年人或身受病痛折磨的群體。
在這之中可以看到,部分老年人對“非遺傳承人”“榮譽證書”等權威的敬畏、疼痛患者對消除病痛的迫切需要,往往會讓他們被造假者精準利用。AI生成的“大師”滿足了大家對“官方認證”的信任;偽造的“非遺”證書契合著潛意識里對紅頭文件的信賴;而膏藥、磁療器等虛假宣傳的藥效,則能緩解他們對病痛的不安。
AI技術濫用下的造假產業變得格外“高效”。過去偽造一個“大師”需要雇演員、搭場景,如今只需輸入指令,AI便能生成笑容慈祥的“非遺傳承人”畫像,甚至根據老年人審美偏好,自動添加民族服裝、銀發等元素;偽造證書也不再需要PS高手,智能模板庫十分鐘就能炮制帶防偽編號的“權威認證”。
△照片中的手指畸形、關節比例失調,正是AI生成圖像常有的特征。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相關新聞報道,日前,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維護廣告市場秩序 營造良好消費環境的通知》,部署開展廣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通知明確,將嚴查“神醫”“神藥”“人工智能冒充專家”等多類違法廣告。
融融觀點
如今,年輕人在辨別AI真假時都無法做到完全正確,甚至也因此受騙,在面對“AI千年秘方”這類“技術碾壓”時,又如何要求老年人等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里的弱勢群體能夠完美識破騙局?
技術本無善惡,AI可以成為高效助手,也會被利用成為造假工具。放任AI淪為造假工具,不僅會讓“銀發族”等群體在信息斷崖邊受到傷害,還會讓大眾陷入智能時代的又一場消費困境,暴露出了目前應對人工智能全面高速發展下各方面的滯后。
治理AI亂象需從技術、平臺、法律等多方面重構防線,讓技術敬畏人性。
在“AI騙局”中,保護每一位消費者,從來不是“教大家識別AI”那么簡單。當黑產用算法計算人性弱點,是否能讓技術進步“等一等”追不上的人群,讓法治監管跑得比造假代碼更快,我們該用怎樣的溫度抵御技術利刃?值得大家深思。
閱讀多一點
針對中老年人
簡單易行的騙局識別方法
一看證件照:AI生成的照片常有破綻:臉部像過度美顏般光滑,手指可能多一根或少關節,背景出現扭曲或重復花紋。遇到這類奇怪的照片就要提高警惕。
二查官方信息:真非遺傳承人可以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查到。如果商家自稱有認證,就在這個官網搜索名字,同時查看發證單位是否在政府公布的合法機構名單里。
三防夸張宣傳:遇到“千年秘方”“祖傳絕技”等夸張廣告詞,先別急著下單。最好打電話問問子女,多問幾個人更保險。
四用科技反制:子女可以教父母用手機長按圖片選擇“識圖搜索”,如果網上出現多個同名不同臉的大師,肯定是假的;購買前在電商平臺仔細查看店鋪資質。
重要提醒:遇到要求轉賬到個人賬戶、催促立刻付款的情況,多半是騙局。正規產品都能開發票,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不輕信完美故事、不著急付錢、多找家人商量。
記者:武文雯
編輯:陳絲華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