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體基本上已經成為AI行業的共識,如果說有分歧,大概率也是對落地的時間有分歧。
當下行業主要關注的還是智能體本身如何構建,對于智能體之間如何協作、智能體網絡的特征,研究的不是很多。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嘗試從互聯網演進的本質:釋放新技術的能力,來探討智能體互聯網(Agentic Web)與現有互聯網的不同。本文討論重心在互聯網的連接與協作,其他方面不展開。
智能體互聯網是否會出現,是否叫這個名字,我們不確定也不糾結。我們非常確定的是智能體會對互聯網帶來深刻的改變。
以現有全球互聯網市場規模來看,智能體互聯網有什么不同之處,至少是一個千億美金問題。
本文要點:
互聯網演進方向的最本質問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釋放新技術的能力。下一代互聯網肯定會因為AI技術的發展,而作出深刻的改變。
我們要釋放AI的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四點:1)能夠AI獲得完整的上下文信息;2)能夠讓AI調用互聯網上的所有工具;3)能夠讓AI用它最擅長的方式與互聯網交互;4)能夠讓AI高效地與互聯網上的其他AI協作。
這要求未來的互聯網,必須是一個開放的、互聯互通的互聯網,必須打破現有的數據孤島現狀。
AI與互聯網交互最擅長的方式是API或通信協議。它更擅長處理底層的數據,而非圖形界面。
我們不看好Computer Use技術,因為它本質是讓AI模仿人,是讓AI屈從于互聯網的現狀。當然,不否認這在中短期是有商業價值的。
AI手機提供了一個在終端打通各個APP的方案,但是AI手機和APP關系有些尷尬。未來大部分應用不需要終端界面,個人助理會為每個人提供個性化的UI。
Anthropic的MCP是最符合我們設想的技術,也是我們非常看好的方向。我們很早就在做類似的項目。
未來設想:個人助理會代替人訪問互聯網,成為新的入口;智能體會滲透到互聯網的各個角落;所有智能體都可以互聯互通,它們可以自組織、自協商,構建一個高效協作網絡;互聯網更加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
Founder Park 正在搭建開發者社群,邀請積極嘗試、測試新模型、新技術的開發者、創業者們加入,請掃碼詳細填寫你的產品/項目信息,通過審核后工作人員會拉你入群~
進群之后,你有機會得到:
高濃度的主流模型(如 DeepSeek 等)開發交流;
資源對接,與 API、云廠商、模型廠商直接交流反饋的機會;
好用、有趣的產品/案例,Founder Park 會主動做宣傳。
01決定互聯網演進方向的本質問題是什么我們認為,推動互聯網演進的最本質問題,或者最底層的推動力,是如何釋放新技術的能力
分析一個問題,為什么PC互聯網時代產品以web為主,而移動互聯網時代卻是以APP為主?
PC互聯網時期,新技術以網絡通信技術(TCP/IP、DNS、HTTP)、Web技術(HTML、CSS、JavaScript)、數據庫技術、信息搜索等技術為主。以瀏覽器和Web技術為媒介的產品形態,釋放了開放互聯網的訪問能力,讓信息可以通過統一入口被廣泛獲取。
再加上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限的帶寬和硬件性能),以及web技術跨平臺特性,決定了Web是最適合PC互聯網的產品形態。
而到了移動互聯時期,新出現的技術包括移動設備與硬件(加速計、陀螺儀、GPS、觸摸屏、攝像頭、芯片)、移動網絡(3G、4G、5G)、移動操作系統(iOS、Android)等。
APP相對于web技術,能夠通過操作系統的API深度整合硬件能力,針對設備性能優化運行效率,能夠持續在線并且實時互動。
正是這些因素,新的技術能力才通過APP釋放出來,APP的體驗也遠超web,讓APP也成為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主流產品形態。
在當下以及未來10年,新技術無疑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智能體為代表的AI技術。如何釋放AI的能力,決定了未來互聯網的演進方向。
02下一代互聯網應如何釋放AI的能力當前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已經相當的完善,但是面對AI的特性,要充分釋放AI的能力,還面臨一些挑戰。如何讓AI獲得完整的上下文信息,如何讓AI調用所有的工具能力
AI只有獲得完整的上下文信息,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只有能夠調用所有的工具能力,才能高效的完成復雜任務。
但是當前的互聯網本質上由一個個的信息孤島組成,孤島之間信息流動困難。
在之前,人類其實扮演了信息孤島的縫合怪的角色,通過瀏覽器、APP、搜索引擎、社交網絡等,將這些信息孤島連接起來。未來,這將由AI更加高效的完成。
當前已經有技術方案在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典型的比如AI手機、Computer Use技術,讓AI利用圖形界面、瀏覽器或者APP終端接口,來打通AI與互聯網的連接。但我們認為,這些都不是最高效的方案。
如何讓AI用它最擅長的方式接入互聯網
點評一下當下AI接入互聯網的方案。
Computer Use技術
很多模型廠商都推出了類似的方案。
但我一向不看好這個技術。這個技術出現的原因是,原有的互聯網產品是為人類使用而設計,在這些產品面向AI重構之前,讓AI學習、模仿人類,確實是AI接入互聯網的最快途徑。但不是最高效的路徑。短期和中期可能有價值,長期價值不大。
AI手機方案
比如apple intelligence,國內很多手機廠商也在大力推廣。
這類技術的特點是,在終端上,通過APP客戶端開放的接口,打通互聯網的數據與能力。讓AI能夠獲得多個APP的數據,調用多個APP的能力。
這個技術比Computer Use技術更進一步,AI天生擅長處理底層數據,而非圖形界面。但是在這個方案中,終端上的APP定位非常的尷尬,和AI手機是處于既競爭又合作的狀態,既想獲得AI手機帶來的流量,又不想開放太多數據以被AI手機替代。
長遠看,很多APP是不需要在終端有用戶界面的,個人助理會為每個人提供個性化的UI。
Anthropic MCP
這是當下最符合我們設想的方案。
我們認為,AI不同于人類,它更擅長處理底層數據而非圖形界面。AI應該用它最擅長的方式(API或通信協議),與互聯網交互。
我們也很早就在做類似的項目和研究:。
我們與MCP最大的區別在于世界觀的差異:
MCP是以模型為核心,整個互聯網都是他的上下文與工具;
我們(Agent Network Protocol)以智能體為核心,每個智能體具有同等的地位,組成一個去中心化的智能體協作網絡。
如何讓AI高效的與互聯網上的其他AI協作
傳統的網絡節點,往往通過硬編碼或人工的方式來進行連接。有了AI之后,網絡的連接、協作方式也許可以更加的高效。
比如,兩個AI節點可以利用自然語言的生成與理解能力,先使用自然語言溝通雙方的能力與接口,然后使用標準協議或共識協議進行通信與協作。
這將有助于構建一個更加高效、更低成本的協作網絡。
總結一下,互聯網要想充分的釋放AI的能力,還需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互聯互通:讓所有的智能體相互之間都能夠進行通信,打破數據孤島,讓AI能夠獲得完整的上下文信息,能夠調用互聯網上的所有工具。
?原生接口:AI無需模仿人類訪問互聯網,AI應該用它最擅長的方式(API或通信協議)與互聯網交互。
高效協作:利用AI,智能體之間可以自組織、自協商,構建比現有互聯網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協作網絡。
03智能體互聯網(Agentic Web)是什么樣的關于智能體互聯網的定義,是個比較大的命題,我們給不了學術上的嚴謹定義。但是我們可以從通俗的角度闡述下我們對它的理解。
智能體成為新入口
PC互聯網是人用PC上網;移動互聯網是人使用移動終端上網;智能體互聯網,則是智能體代替人上網,代替人與數字世界交互。
這個入口未來大概率是一個特殊的智能體:超級個人助理。它代替人類上網,并且在客戶端通過個性化的UI與人類交互。在后端通過API或協議,與其他的智能體進行交互。
智能體滲透到互聯網的各個角落
除了個人助理,我們認為互聯網還有很多不直接與最終用戶交互的智能體,比如酒店、餐廳、銀行、學校等智能體。他們通過與個人助理的交互,間接的為人提供服務。
智能體可以互聯互通
無論是個人助理,還是背后提供服務的智能體,無論他們屬于哪個公司,哪個平臺,他們都可以互聯互通。
一個更加扁平的網絡
如果智能體能夠代表一個人或一個實體作為互聯網中的一個節點互相連接協作,那中心化平臺(比如微信、淘寶)的作用會降低。未來的互聯網會更加的扁平化、去中心化。
自組織自協商的高效協作網絡
智能體之間可以自組織、自協商,構建一個高效協作網絡。
04總結歸根到底,我們認為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互聯網的演進,如何釋放新技術的能力,決定了互聯網的演進方向。
智能體互聯網會不會出現,我們現在還不確定,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互聯網肯定會因為AI技術的發展而深刻的改變。
我們正在根據我們的設想,開發一個用于智能體通信的開源標準協議:AgentNetworkProtocol,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chgaowei/AgentNetworkProtocol。
AgentNetworkProtocol的目標是成為智能體互聯網時代的HTTP。我們的愿景是定義智能體之間的連接方式,為數十億智能體構建一個開放、安全、高效的協作網絡。
如果你也對智能體通信協議或智能體互聯網感興趣,歡迎聯系我們。我們最近正在和國內外的AI從業者分享交流:
微信:flow10240
即刻:常高偉_長山
郵箱:chgaowei@gmail.com
最后,我始終認為,如果不考慮擴展性,web3可能的是最適合AI的互聯網形態。如果你在做web3+AI,也歡迎和我們交流。
轉載原創文章請添加微信:founderpark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