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中,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和增程式電動(REEV)車輛各展風采。但是這2種技術到底哪種更好?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的解讀進行分析:插電混動跟增程式電動在技術上都屬于同一種體系,但是插電式混動的選擇性更強,對工況適應性更好,油耗降低的能力當然是更好。增程電動虧電時如果在高速公路行駛油耗就比較高了,差別就在這。
首先,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技術門檻要高于增程式電動車。PHEV需要在傳統的內燃機車輛基礎上,集成復雜的電驅動系統,實現發動機和電動機的高效協同工作。這要求車企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系統集成能力。在混動模式下,插混系統在該模式下會有串聯、并聯、發動機直驅等多種工作狀態,増程混動只有EV和串聯兩種模式,無法實現并聯和發動機直驅,也就是只具備插電混動技術的部分工況,我們可以理解為,增程式混動就是插電混動的“減配版”。因此對于新興的造車勢力而言,選擇插電混動作為切入點無疑是一項挑戰。
盡管技術門檻較高,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優勢不容忽視。PHEV能夠在純電模式下行駛較遠距離,同時在電池電量耗盡時,依靠內燃機提供動力,有效解決了用戶的里程焦慮。此外,插電混動車的燃油經濟性更佳,能夠為用戶節省不少油費。對于性價比車型,又想成本低、又想性能廣、又跑長途、又在城里,充電樁還不太方便,那(插電式混動)更好。經常在城區行駛又有充電樁,那(增程式)電動的優勢要明顯的。
在市場適應性方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表現更為全面。它不僅適合城市通勤,還能滿足用戶的長途出行需求。這種多場景的適應性,使得PHEV在消費者中擁有較高的接受度。相比之下,增程式電動車雖然在城市通勤中表現出色,但在長途行駛時,其燃油發電的效率可能不如插電混動高效,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市場潛力。
歐陽明高預測,盡管純電動車的長期優勢明顯,將來充電可以比加油更方便;同時電動車在城區運行絕對比插電混動和增程電動還要好。但短期內,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肯定是一個上升的趨勢,仍將是市場的重要力量,在新能源汽車總量占比提升到30%-35%是有可能的。綜合技術門檻、技術優勢和市場適應性等多方面因素,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雖然技術門檻較高,但其在綜合性能和市場潛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對于追求長期發展和市場領先地位的車企而言,插電混動無疑是更優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