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第一天,一汽豐田率先對外公布了3月及今年一季度銷量數據。數據顯示,3月,一汽豐田銷售新車7.1萬臺,同比增長22.3%,2025年一季度,累計銷量為17.25萬臺,同比增長9.6%。一汽豐田已經連續兩年第一季度保持銷量增長。
相比這些靜態數據,一汽豐田所反映出的向上趨勢才是更加值得關注的事。其實一汽豐田在2024年已經創下連續兩年保持銷量增長態勢,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一汽豐田再次保持增長。這在內卷空前,合資份額持續走低的情況下,一汽豐田的表現簡直是“另類”。
其實此時的一汽豐田表現已經不僅僅是其自身行為,梳理其一季度銷量表現,其中電動化占總體銷量51%,高端化車型占總體達51.6%,一汽豐田的合資價值含金量不斷提升。如果聚焦到每款車型上,一汽豐田旗下車型普拉多、格瑞維亞、皇冠陸放、亞洲龍等車型均呈現上漲態勢,這表明一汽豐田踩準了市場節奏,把握住了消費需求。當然,除了這些產品端發力外,在競爭注定更加激烈的未來,一汽豐田也正在憑借體系化優勢穿越合資發展周期。人們也在一汽豐田身上找到了合資車企未來發展答案。
電動+高端貢獻一半銷量 一汽豐田量質齊進
三方機構預計,2025年一季度乘用車零售總量將達到550萬-570萬輛,同比增長3%-5%。結合一汽豐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累計銷量達到17.25萬輛,同比增長9.6%,比行業整體增速至少超出4.6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汽豐田連續兩年一季度保持正增長。
或許很多人對這正增長缺少更形象的理解,以2024年數據來看,一汽豐田累計銷售80萬輛,連續兩年實現增長。而從同期合資市場數據來看,2024年中國車市合資乘用車銷量已經跌破1000萬輛,市占份額不足35%,而且持續下跌。聚焦到主流合資車企來看,南北大眾、本田系、日產系、美系等普遍成下降態勢,一汽豐田成為鳳毛麟角保持增長的合資車企。如今進入一季度,一汽豐田依然保持同比增長,這充分表明一汽豐田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強悍。
其實在過往的汽車銷售中,眾多車企常常將一季度銷量的起伏波動,簡單粗暴地與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緊密關聯起來。一汽豐田卻在這一普遍認知中脫穎而出,成功打破了這一所謂的“春節銷量魔咒”。連續兩年,在其他車企還在為一季度銷量不佳而找各種外部理由開脫時,一汽豐田實現了一季度銷量的穩健增長。此外,一汽豐田的表現,也說明整體走勢與所謂的大環境并無直接關聯。其背后依靠的是自身過硬的產品競爭力。
結合3月銷量數據深入剖析發現,一汽豐田銷售新車7.1萬輛,同比增長高達22.3%,這一增長速率不僅超越了行業平均增速,而且在銷售結構中,電動化車型表現尤為亮眼,其中電動化車型占比達到51%,撐起一汽豐田銷量半壁江山。一汽豐田的燃油車與電動車實現均衡發展兩條腿走路。不僅如此,一汽豐田TNGA-K平臺以上高端化車型的市場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基于該平臺打造的車型在總銷量中占比達到51.6%,高端化車型占比過半,這意味著一汽豐田將在利潤空間、財務結構等方面更加得心應手,這將進一步促進其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一汽豐田合資價值含金量不斷提升。
用爆款思維鞏固用戶消費感知
一汽豐田產品結構平衡,如果進一步具象化到產品端,這得益于各個產品的協同發力。
以3月銷量來看,其中普拉多銷量為1884輛,環比增長81%,增長勢頭十分強勁。此外格瑞維亞銷量為6120輛,同比增長62%;皇冠陸放銷售新車4789輛,同比增長77%;亞洲龍銷量為10226輛,同比增長113%;RAV4榮放銷量為18437輛,同比增長46%;卡羅拉銳放銷量為18417輛,同比增長64%。從這些細分車型終端表現來看,這意味著一汽豐田在產品布局上展現出了卓越的前瞻性與精準性。而各車型銷量的顯著增長,表明其產品矩陣深度契合當下市場多元化需求,鞏固用戶的消費感知。而全新普拉多無疑是最具說服力的代表。
目前全新普拉多車型加入了旗艦VX版,共同形成由旗艦VX版、悍野WX版、全能TX版、穿越BX版組成的產品矩陣。特別是全新普拉多VX版采用的同級獨有的“雙托森差速器”,無論是緊急變道還是連續彎道,都能輕松應付,讓越野機械感充分釋放,這是其他電動越野所不能比擬的。而且該車還采用AVS自適應可變懸架系統、全景天幕、增加了車載冰箱、搭載了音質效果極佳的14個JBL揚聲器等,使得越野舒適性得到進一步強化,也讓全新普拉多回歸便重獲消費者青睞。
另外皇冠陸放基于TNGA-K平臺打造,除了擁有大氣穩重的外觀設計,車內空間寬敞舒適外,在動力系統上還擁有燃油版與混動版多種選擇,其混動系統豐田先進的混動技術,實現了動力與油耗的良好平衡,滿足了消費者對于車輛動力性和經濟性的雙重追求,深受家庭用戶以及對品質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青睞,銷量增長顯著。
其實一汽豐田的這些車型實現快速增長,這充分彰顯了一汽豐田的爆款思維,其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針對不同細分市場推出契合消費者喜好的產品。從越野性能突出的普拉多,到高端舒適的皇冠陸放,再到經濟實用又不失品質的亞洲龍和RAV4榮放,每一款車型都憑借獨特的產品特性,緊貼用戶消費感知,滿足了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的用車需求,從而在市場中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與信賴,助力一汽豐田在一季度取得出色的銷售成績。
目前一汽豐田汽車動力技術涵蓋燃油、純電、HEV等路線,當前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攀升,市場格局日益多元化,不過豐田HEV表現依然炙手可熱。以2024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第三季度為基準,豐田HEV在華銷量較去年同期上升了14個百分點。這充分顯示出豐田HEV技術在市場中的深厚根基與廣泛認可。目前豐田推出的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技術,實現功率損耗降低約10%,電機功率提升16%,新開發鋰電芯功率提升8%。搭載該項技術的全新豐田亞洲龍不僅可以實現吃“粗糧”加92號汽油,而且油耗降低至百公里4.31L,與同級某德系燃油車相比,兩車每行駛1萬輛,全新亞洲龍節省費用超2000元。
可以說,相比于純電車型受限于補能設施不完善,以及極端氣候的不穩定,一汽豐田HEV技術可以很好規避這些消費者詬病點,而且相比于燃油車更節省成本。一汽豐田正是憑借洞察消費需求和多元化布局,滿足消費感知實現一季度的逆勢而上。
產品端+體系力一汽豐田穿越合資大周期
在當下風云變幻的汽車市場中,合資車企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動蕩。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競爭態勢愈發激烈,眾多合資品牌在困境中艱難摸索。然而,一汽豐田卻宛如中流砥柱,悄然扛起引領合資車企前行的大旗,讓人們看到了合資車企穿越市場周期、實現持續發展的曙光。
回顧近兩年一汽豐田在終端市場的表現,其發展脈絡清晰且亮眼。2023年,車市價格戰硝煙彌漫,貫穿全年,眾多車企深陷價格泥潭,銷量受挫。但一汽豐田卻逆勢上揚,實現了同比增長,成為當年主流日系合資車企中唯一正增長的品牌。進入2024年,這一增長態勢得以延續,直至2025年第一季度,一汽豐田依舊保持終端銷量向上的良好勢頭。如此持續且穩定的增長,絕非偶然,而是其精準把握市場節奏、運用科學方法論的有力證明。
行業內不少專業人士敏銳地指出,一汽豐田目前所取得的成績僅僅只是開端。作為支撐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核心要素,一汽豐田的產品矩陣正處于持續優化與投入的階段。自2024年下半年起,一汽豐田正式開啟產品密集投放期。全新豐田皇冠榮耀回歸,迅速覆蓋轎車、SUV、MPV以及跨界車型等多個細分市場,豐富了品牌的產品布局。與此同時,全新普拉多強勢推出,并在2025年進一步推出旗艦VX版。憑借豐田74年深厚的越野經驗沉淀,普拉多在越野性能與品質可靠性方面獨樹一幟,與其他越野車形成顯著區隔。正如業內流傳的說法:“其他越野車把你帶到想去的地方,而全新普拉多則能把你從任何地方安全帶回。”這種卓越的品質保障,恰恰是越野技術的核心所在。
展望未來,隨著這些已上市車型在終端市場的持續熱銷,以及2025年豐田新一代RAV4榮放改款車型的即將亮相,還有“335D車型”項目(即新款卡羅拉銳放)的穩步推進,一汽豐田的市場發展后勁正不斷增強,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除了在產品端持續發力,一汽豐田在營銷端與服務端同樣不斷推陳出新。其中,“時光煥新計劃”便是其營銷創新的典型代表。這一針對豐田全系老用戶精心設計的置換補貼活動,對普拉多、皇冠陸放、格瑞維亞、亞洲龍、榮放、銳放等核心車型設置了梯度補貼政策。這一舉措并非簡單的促銷手段,而是一汽豐田基于長期價值主義理念所制定的戰略性營銷行動。它巧妙地依托一汽豐田車型一貫具備的“耐用性、可靠性、高保值率”等高QDR優勢,將抽象的“長期價值主義”品牌理念,切實轉化為消費者能夠真切感知與享受的用戶權益。
在服務層面,20余年來,一汽豐田始終堅守“專業對車,誠意待人”的服務理念,以實際行動忠實踐行“高水平技師、純牌零件、一次修復、準時交車、全天候服務、價格透明”這六項服務承諾。長期的堅持與投入讓一汽豐田在服務領域收獲了累累碩果:連續七年榮膺中國汽車用戶滿意度測評售后服務滿意度桂冠,十次斬獲豐田全球服務表彰金獎。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一汽豐田產品保值率比行業均值高出4%以上,皇冠陸放三年保值率更是高達72.15%,其SUV家族在細分市場中獨占鰲頭,“買SUV,到一豐”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可以說一汽豐田在產品、營銷、服務等多方面構建起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體系。憑借這一體系化的強大力量,一汽豐田將在第一季度表現的基礎上,必將在未來實現合資車企成功穿越大周期目標,為整個合資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