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親眼目睹是母親在火室種下毒水芹,亦是她親手下毒”
聽到莊語山在堂上親口指認親娘,不只是屏幕內的周如音震驚,屏幕外的我也震驚了。
莊語山從小就跟著親媽長大,看之前的劇情母女感情也還行。
為何與母親分別十幾年的莊寒雁都愿意為了母親赴湯蹈火,而日日依偎在母親身邊的莊語山卻要反咬一口,將親生母親推向火坑呢?
是因為親弟弟的死嗎?還是因為母親對主母之位的執著,讓她厭惡?
其實細細分析一下,莊語山指認親媽,不是沒有邏輯的,有太多理由讓她做出這樣的選擇了
莊語山為什么指認親媽?
父親倒了,靠山就倒了
古代是男權社會,女子一出生就沒有自由,更何況自力更生。
待字閨中的時候靠父親存活,出嫁了靠丈夫,老了靠兒子,就跟菟絲花一樣攀附而生。
莊語山所依靠的是父親和齊王,齊王拿她當替身,根本不在乎她。
這個王妃沒了,娶下一個就是。
而莊仕洋是他親爹,也是她真正的靠山。古代犯罪可是會牽連親屬的,如果父親犯下這種違背倫理的大罪,一家人可能都要獲罪!
那莊語山就會從官家千金變成罪臣之女,到時候人人唾棄。
而那個齊王也可能嫌她晦氣,將她逐出王府。
一個沒有娘家,沒有夫家,長得貌美的女子,又該何去何從?
但如果是親媽出事,那不至于禍及出嫁的女兒,莊語山還是她的官家小姐、齊王妃。
從小規訓的結果
從小到大,周如音就教導莊語山事事以討父親歡心優先,只有這樣才能活下去,活的滋潤。
正是因為周如音把自己“以夫為天”的生存理念灌輸給女兒,才會讓女兒潛意識里面聽從父親,做出對父親有利的決定。
就連他嫁給齊王,親娘去勸不管用。老爹稍微裝裝可憐,莊語山就愿意嫁了。
可以說她嫁給齊王就是為了他爹。如果他爹又沒了,她幾乎白嫁,而且也沒回頭路。
所以她選擇包庇莊仕洋也是下意識的行為。
對親娘的恨
莊語山的包庇有對父親的依賴,但也包含了對母親的憎恨。
恨她心里面只有權利地位,阮惜文在時,天天拉著她討好父親,爭奪寵愛;阮惜文不在后,弟弟也去了,她卻趁機要了主母之位...
不僅出賣了弟弟,還出賣自己,為了權利,明知齊王是什么樣的人,還強迫嫁給他,美其名曰:為你著想。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烙印在莊語山的心中,慢慢的積攢成了恨。
她這樣做其實也是對母親教育的一種報復。
父權制下女性的悲哀
莊語山的臨時倒戈,也印證了父權制下女性的悲哀。
你是京城貴女,卻也會因為父親而連累自身,被迫下嫁,終身困在四方宅院里。
你是多情才女,卻也只能隱瞞自己的才華,為了一塊貞節牌坊守寡多年。
你是皇宮貴妃,卻也會因為一個謠言,被賜自縊而死,只為保全家人。
在封建父權制度下,女性的悲哀,來源于沒有權利,所有的一切都是男性給予的恩賜,說收回就能收回。
因此大家會疑惑為何阮惜文家被抄家后,卻依舊能當莊家主母,全家似乎都很怕她的樣子。
那是因為莊爹愛護自己的面子,他可不敢擔上寵妾滅妻的罵名,再加上阮惜文就是看著兇,也沒任何實權,根本不足為懼,莊爹念在往日情分不會去動她。
而在阮惜文私會外男被發現后,莊仕洋覺得臉面蒙羞,直接將掌家權給了周如音。在阮惜文和宇文長安走之后,更是下毒殺了兩人。
阮惜文只是看著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掌握實權的莊仕洋。
而苗貴妃也是必死的局!
一出場就鎮住所有人的貴妃,也不過只是一只皇帝寵愛過的小貓,,處罰完全看皇帝心情。莊寒雁無論如何運作,都最多是讓死期延緩而已。
苗貴妃沒有實權,她的生死也不會關乎皇帝的核心利益。
他們只是需要一個背鍋的,苗貴妃恰好是最好的人選。
大臣們知道,所以上書,皇帝知道,所以賜死。
對男權的挑戰
《雁回時》雖然被定位于古偶劇,但與其他的古偶甜寵虐戀是有所區別的。
不在執著于小情小愛,是真正的女本位。
劇中每一個女性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道路,并非簡單是工具人。
而女主莊寒雁更是其中翹楚,她勇于弒父的情節,更像是對于男權的挑戰,拔高了整個電視劇的格調。
你怎么看待《雁回時》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