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4年浦發銀行資產突破9.5萬億,凈利潤增長23%。
作者 |beyond
編輯 |小白
清晨6點,浦發銀行(600000.SH)數據中心已開啟全天候運轉,技術革新正悄然突破金融服務的效率邊界。
通過技術與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金融業務流程的效率大幅提升。這場轉型超越了單純的技術迭代,本質是對金融的重新定義——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讓金融服務從標準化的產品輸出,轉變為更具適應性的智慧生態。
在行業面臨息差壓力與轉型挑戰的背景下,浦發銀行為探索金融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3月29日,浦發銀行發布了2024年財報,交出了一份“質量雙升”的答卷:總資產規模突破9.5萬億元,全年實現營收1707.5億元,歸母凈利潤452.6億元,同比增長23.3%,資產質量持續改善。
基本面保持和鞏固了全面向好的發展態勢之外,浦發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十分亮眼。2024年,浦發銀行的股價全年漲幅超過了60%,排在所有上市股份行第一位。
(來源:wind)
亮眼的財務數據背后,浦發銀行的“數智化”戰略扮演著重要角色——技術不僅是報表中的成本項,更是驅動增長的核心變量。
當市場驚嘆于其60%以上的股價漲幅時,更深層的邏輯已浮出水面:在傳統金融與數字經濟的交匯點上,浦發銀行正通過數智化重構價值創造的底層邏輯。
科技筑基:從技術創新到生態重構
浦發銀行的“數智化”轉型始于對行業趨勢的深刻洞察。面對利率市場化深化與科技革命的雙重挑戰,構建了“1-5-5-5-4-3”戰略體系:
以一個智能底座為支撐,聚焦科技、供應鏈、普惠、跨境、財資五大賽道,構建數字基建、數字產品等五數建設,打造客戶經營、產品創新等五大體系,謀劃區域、行業等四大策略,持續夯實組織保障、資源保障、政策保障三大保障體系。
(來源:浦發財報)
這一體系突破了傳統銀行的“產品中心”模式,轉向“數據驅動、生態共建”的新范式。
為匹配戰略落地,浦發銀行完成組織架構的深度調整。
縱向穿透:建立“總行工作專班+重點分行+百家科技特色支行”的“雙菱形”科技金融組織結構,實現戰略穿透式管理。
橫向協同:打破部門壁壘,整合集團銀行、投行、資管等部門資源,形成“商行+投行+生態”一體化服務模式。
生態擴展:通過上海科創銀行、浦銀安盛、上海信托等子公司,構建覆蓋股權投資、并購融資、跨境服務的綜合化生態網絡。
此外,浦發銀行在昇騰服務器上完成DeepSeek-R1 671B千億級大模型的部署,在股份制銀行中率先實現全棧國產化算力平臺+DeepSeek大模型的金融應用。
(來源:浦發財報)
數智賦能五大賽道:從單點突破到生態協同
(一)科技+供應鏈:雙渦輪驅動的增長引擎
2024年,浦發銀行發布“浦科5+7+X”產品體系,服務科技型企業超7.1萬戶,超70%的科創板上市企業為公司客戶。科技金融貸款規模為602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5%,科技金融貸款規模排名股份制銀行首位。
(來源:浦發財報)
與此同時,全場景、全線上、全智能、全生態的“1+1+X”數智供應鏈體系架構搭建成型,“浦鏈通”數智供應鏈品牌正式發布,自建“浦鏈e融”供應鏈平臺投產運營,系列供應鏈產品陸續創新落地。
2024年,浦發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累計服務供應鏈核心客戶3890戶,較上年末增長133.8%;在線供應鏈業務量2669.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超2000億元,增幅344.5%。
(來源:浦發財報)
通過“商行+投行+生態”一體化服務,浦發銀行將供應鏈金融從單點授信升級為全鏈條價值創造,成為其資產質量優化與非息收入增長的關鍵引擎。
(二)普惠金融:場景化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
2024年,浦發銀行深化大數據運用和科技賦能,系統性推進普惠經營體系重塑和數智化轉型重建,持續擴大服務普惠小微客戶覆蓋面。
全年普惠兩增口徑貸款余額4657.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33.4億元,增長10.3%。普惠客戶數41.04萬戶,較上年末增加9.8萬戶,年增客戶創歷史新高。
(來源:浦發財報)
(三)跨境+財資:全球金融服務的特色優勢
浦發銀行以“特色跨境金融”為突破口,依托集團化、綜合化的服務優勢,以及離岸銀行、自貿金融、境外分行和海外投行等多平臺的協同優勢,不斷拓寬服務邊界,打造“跨境+”服務生態圈。
2024年,跨境業務量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末增長27%;跨境人民幣融資余額140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7%;公司跨境活躍客戶數突破3.9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2%。
(來源:浦發財報)
在財資金融領域,聚焦個人客戶全生命周期的財富管理和服務,發揮集團理財、信托、基金等牌照優勢,深化全市場優秀資管機構的合作,形成“浦發集團圈-浦發合作圈”共促共進的財富供給管理服務生態。
截至2024年末,浦發銀行服務個人客戶1.6億戶,其中月日均金融資產5萬元以上客戶達到441.4萬戶,增幅6.3%,客戶結構持續向好。個人存款余額達到15503.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01.6億元,增長12.3%;管理的AUM個人金融資產余額3.88萬億元(含市值),當年凈增1978億元。
(來源:浦發財報)
經營成效:控成,穩息差,夯實資產質量
2024年,浦發銀行通過多維施策實現負債成本顯著優化,協同運用結構性調控與市場化手段,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9個基點(bps)。
對公存款領域,通過建立客戶分層定價機制,提升戰略客戶的結算存款留存率,從而帶動對公存款付息率同比壓縮21個基點;零售端則依托財富管理生態圈建設,擴大高凈值客戶AUM規模,促使零售存款付息率下降14個基點。
(來源:浦發財報)
面對資產端收益率行業性下行的挑戰,一方面,提升高收益貸款在生息資產中占比;另一方面,全力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增強交易能力,進一步盤活存量低收益資產,實現各項資源的優化配置。
(數據來源:wind)
(來源:浦發財報)
更值得關注的是,通過建立從新投放監測到風險處置出清的全流程風險資產管理模式,浦發銀行持續強化風險壓降,資產質量穩步向好。
2024年,集團不良貸款率1.36%,較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較近年來高點2.35%(2017年9月末)下降0.99個百分點,已實現不良貸款率連續5年下降。
截至2024年末,集團撥備覆蓋率186.96%,較上年末上升13.45個百分點,實現撥備覆蓋率持續上升,為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風險抵補能力顯著提升。
浦發銀行的數智化轉型,本質上是一場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從“規模優先”到“價值優先”的認知革命。其戰略價值不僅體現在財務指標的改善,更在于構建了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組織基因與生態能力。
未來,隨著戰略的二次躍遷,浦發銀行有望從“金融服務的提供者”進化為“數字生態的構建者”,為中國銀行業的轉型提供一條可復制的路徑。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云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云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云APP原創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