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為610.6萬對,跟2023年比起來減少157.4萬對,降幅20.5%,這是40多年來的新低。
如果你再對比生育人數來看,會發現有意思的現象。
越來越多人選擇晚婚,不婚,就算結婚了,也可能是幾年之后再要孩子,而且生娃的意愿不高,只生一個的家庭越來越多。
在復雜的婚戀背景之下,越來越多人并不期待婚姻。
本質上講:婚姻就是兩個人合作“開公司”,收益大于成本,自然會有更多人選擇結婚;
當成本遠遠超過收益,賠本的買賣,那人們結婚的意愿就會降低,觀望的人會更多。
但無論男女,感情都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比如:陪伴,情緒價值,生理,與另一個人建立一種生活上的鏈接。
這個時候,一種新型的男女關系就出現了:
搭子。
包括:曖昧搭子,游戲搭子,生活搭子,吃飯搭子,甚至還有“離婚組隊帶娃搭子”。
在確保彼此利益的前提下,似乎一切都可搭。
-01
搭子的關系,有哪些特征?
第一:不局限于某種特定的關系
有些人在不同的領域,需要不同的搭子。
就像人際關系。
你跟家人報喜不報憂,跟同事只談工作聊八卦,跟朋友可以分享心情,跟伴侶可以聊更多私密的話題,有更多信任。
面對不同的人,你會展現不同的自己。
搭子關系也是如此。
之前了解過一個群體——“周末夫妻”以及“臨時伴侶”。
周末夫妻,是結婚后夫妻依舊保持“異地戀”,跨城或者跨區工作,距離很遠,只有周末的時候才能見面。
臨時伴侶,則是常年離開伴侶和孩子,獨自到外地打工,然后尋找另一個人搭伙過日子。
以及單身人群會選擇:
一起打游戲的搭子,一起吃飯的搭子,一起爬山的搭子,甚至是“曖昧搭子”。
根據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搭子去建立聯系,既節約了選擇的成本,也能避免跟對方走得太近,后續會有很多麻煩。
第二:沒有固定的“契約”,自我感受就是最好的契約
彼此感受是好的,那就繼續保持搭子關系;
該吃吃,該喝喝,該一起打游戲就打游戲,約著爬山誰也不放鴿子。
至于曖昧搭子同樣如此,享受當下,不需要擔憂未來,不需要承擔責任,沒有什么契約。
自己的感受,情緒,就是最好的衡量標準。
感覺舒服,就會繼續投入精力,維系搭子關系;
感覺不舒服,或者覺得自己吃虧了,利益有損失,那就果斷結束關系。
第三:一碼歸一碼,是非分得清
該付出的時候,就不會談感情;
這頓飯你花了200,下頓飯我也保持這個數。
兩個人自發形成的一種默契,很有邊界感;
誰先打破這個邊界感,就意味著搭子關系該結束了。
談生活的時候,就不談其它;
打游戲的時候,就不追問對方的生活;
談感情的時候,就享受當下,誰也不逼著對方確定戀愛關系。
“我拿你當兄弟,你也別想著睡我”。
邊界感,決定了搭子關系能走多久。
-02
為什么搭子關系,越來越流行?
第一:低成本,高回報
投入的時間,金錢,精力,責任等,這些都屬于低成本;
對于曖昧搭子來說,其實兩個人都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兩個人都知道對方的心思,但心照不宣。
畢竟,得到的情感回報,情緒價值,陪伴回報,都是遠超投入的。
其余的各種場景搭子也是如此。
不需要投入太多,就能得到想要的陪伴或幫助。
第二:“選擇焦慮”
當下互聯網魔幻的一面是什么?
男女在現實中,都表現得成熟穩重,深沉冷淡,一切可圈可點;
可在網絡的背景下,人人都變得瘋魔,熱情。
一個跳著辣舞的女博主視頻下面,你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評論;
一個模樣身材如選秀成員的男博主,你同樣能在下面看到各種女士的評論。
在深度網絡的社交背景下,人人都有“更多的選擇權”;
只要你濾鏡拉滿,釋放自己精致的生活狀態,自然就有人主動向你示好。
當一個人在網絡上被各種異性示好,TA就會產生錯覺:
“我很優秀,有很多人喜歡我,所以我不著急確定關系”。
第三:拒絕長期關系
但是,又離不開情感,無法容忍自己一個人的生活。
為什么拒絕長期的,穩定的親密關系?
要么源于過往的“情感創傷”,對感情產生恐懼;
要么源于對經營長期關系的匱乏,沒有把握能經營好戀愛和婚姻。
于是,搭子關系就自然而然產生了。
話題:
你會選擇不同場景下的“搭子關系”嗎?
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系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