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會外的商業密碼:看“谷圈文化”如何撬動球隊“超級IP”?
4月1日晚,杭州黃龍體育中心的燈光劃破夜空,17000名球迷見證浙江FC取得新賽季第二場“開門紅”。在距離球場僅20米的官方旗艦店內,數百名球迷正以另一種方式“開賽”——短短3小時內,近500筆訂單如潮水般涌來。當“吃谷”球迷闖入中超聯賽現場,搖旗吶喊中演繹出一番體育文創消費熱。
谷圈文化催生“精神股東”
在杭州黃龍體育中心,浙江FC官方旗艦店內,深綠色調的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周邊產品整齊陳列。對于非球迷而言,成本不過10元的助威毛巾標價69元令人費解,但在球迷眼中,這是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
“就像集郵一樣,每款周邊都是我支持球隊的見證!”一位持有2025賽季全勤卡的球迷向記者展示他收藏的12款紀念徽章,其中包含一款“2024全勤”的紀念章。“這款可不常見,8000位球迷中也就不到600人能拿到。”工作人員補充道。
這種“吃谷”現象在浙江FC已形成獨特生態。據旗艦店負責人朱女士透露,2024年更換合作商后,商品種類從40款增至80余款,涵蓋解壓球、毛絨玩偶、主題文具等多個品類。“我們的會員復購率超過80%,很多球迷會為特定款式提前蹲守小程序。”
“之前沒買過周邊,現在的設計太戳我了!”在店內挑選商品的球迷小陳一口氣購入繃帶、紀念本等六件商品,總價206元。記者觀察發現,2025賽季新品普遍印有浙江隊文字標識,以及隊員標志性數字符號。現場,一款印有“為浙江而戰”的助威毛巾銷量遙遙領先。“球迷們更偏愛能體現本賽季精神的文創產品,像是這款印有‘勇立潮頭’‘浙江力量’的球衣,就比基礎款賣的更好。”朱女士透露。
年費制的會員體系正在重塑球迷的消費習慣。每年繳納168元即可成為浙江FC核心會員,“會員可享受周邊9折優惠,還有水杯、擺件、文化袋等好禮相贈。”來自寧波的球迷張先生排在結賬隊伍最前頭,在他裝扮的一身行頭中,含有吉祥物“菜狗”形象的“濃度”極高。“去年光在周邊上的費用就花個5000元吧,基本不關注價格,看到新出的就喜歡,就要買。” 現場,不同批次、款式的周邊,成了比賽日的社交貨幣。消費者間相互打聽:“唉你這塊店里沒看到啊,是不是限定款?”
“每次來店里消費都像給球隊投股了。”資深球迷王先生表示,“穿著浙江隊的衣服去買菜,都覺得自己在為城市爭光。” 這種個人形象與城市形象的深度綁定,催生出球迷們的“精神股東”文化。對此,有來自成都的球迷表示,“自己第一次來看浙江隊的主場賽,穿上助威服后感覺已經像個‘老粉’了。”
賽會經濟帶動周邊消費
3月25日,國足世預賽杭州主場賽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進行。在“大蓮花”內的一間快閃店,30余款產品被搶購無幾,據店鋪主理人透露,此次備貨量高達100萬元。“比賽日下午3點到7點是消費高峰,像是今天短短三小時,訂單量就有455筆,這還是工作日的情況。”朱女士透露,2024年最佳單日銷售額突破百萬元,節假日銷量較平日提升一倍。
記者了解到,品牌IP化運營模式是當前賽會消費品的基本模式。“單就與浙江FC的合作項目,就配備了2名商務對接人員和1名數字運營專員”朱女士表示,項目合作期間,IP授權費與銷售額分成構成了兩項對俱樂部的開支。“正因如此,球迷間會流傳一句話——支持周邊購物就是在支持俱樂部。”朱女士解釋道。
這種商業模式的巨大成功,得益于杭州的消費市場與體育賽會的深度融合。3月25日國足世預賽當天,“大蓮花”底層商業街區迎來了6萬人次的人流量,刷新歷史記錄。根據杭州市商務局“消費在線”數據監測,3月24日至25日,杭州零售消費額達39億元,客單價319元。
一場球賽不只有場內得90分鐘,賽會之外,還隱藏著更大的商機。當終場哨音在黃龍體育中心響起,球迷們帶著大包小包的周邊產品散去。這條從球場到商場的“消費鏈”,正在催生賽會經濟下的消費市場“春潮涌動”。
來源:杭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