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亂世三國也出現了很多讓后世都為之矚目的戰役其中不得不說的就是赤壁之戰了,此戰對于曹操來說也是稱霸路上的一個滑鐵盧。在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劉備和孫權兩方聯盟打得大敗,最后只能是落荒而逃。
但在撤退的過程中曹操卻和奉命前來攔截的關羽在華容道上狹路相逢,最終的結果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關羽出于和曹操當年的情誼并沒有將曹操給殺了。
在這很多人都說,要是當年關羽將曹操給殺了就不會有之后的事情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要是真的將曹操給殺了,有三個嚴重的后果誰也承擔不起。
一、三個后果
我們對于曹操的感觀,很大一部分就是受到了后世文學作品的影響,尤其是三國演義,所以在后世的心中,曹操一直都是一個帶有負面形象的歷史人物。其實在正史上曹操不僅是能力突出,并且他的一生還有一項巨大的貢獻——抵御外寇。
眾所周知但凡是亂世,周邊的這些游牧民族沒有一個是能夠安分守己的,很多勢力都想要趁機來中原分一杯羹。
在東漢末年之際,天下的局勢已經很混亂了,無論什么時候受到戰爭影響最大的就是百姓,此時也不例外,北方的百姓民不聊生。
甚至就連最基本的活著都難以保障,這也不怪,黃巾起義還有后面的幾方軍閥,在北方那也是無惡不作。對百姓來說也是滅頂之災,此時的政府連自己都保全不了,更不要說去保護這些百姓了。
這不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看到這一場景,當即就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開始在邊境蠢蠢欲動,東漢政府不是不知道。當時的游牧民族對于中原的影響十分的嚴重,甚至有些勢力已經進入到了中原腹地。
曹操一生曾多次出兵鎮壓,根據史料的記載,曹操的一生一共有十一次對外戰爭的經歷,很好地鎮壓了這些野心勃勃的游牧民族。可以想象要是曹操不在了,這些人還能夠老老實實地聽話嗎?
誰都不能保證不會出現后世“八王之亂”的情況,并且根據當時中原的這些勢力,要是他們真的想要入主中原,誰有能力能夠和他們相抗衡。在曹操被殺后,這些人還不都在爭奪那個位置。
并且中原的北方也會重新陷入混亂中,再想要將北方統一就困難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哪一位當了一生傀儡的小皇帝漢獻帝了,雖說在曹操統治的時候漢獻帝是絲毫沒有話語權的。
但他畢竟還活著,并且大漢也還存在,要是曹操真的不在了,這一位小皇帝也就沒有人能夠庇佑他了。誰人不想坐上那至高無上的位置,大漢可能在曹操被殺后不久就宣告覆滅。并且不得不承認的是最初曹操確實是為大漢的穩定做出過貢獻的。
落在曹操的手中他最起碼還能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若是落到董卓袁術之流的手中,他的下場也是可想而知的。曹操是有野心不假,但他終究還是沒有稱帝,沒有將漢獻帝給殺了。
最后一點要說的就是根據當前天下的局勢,在曹操被殺后,最有希望坐上那個位置的就是孫權了。
曹操是被殺了,但是他手中的勢力依舊還在,并且曹操也是兒子的。雖說曹操的舊部可能會發生動蕩,但是當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替曹操報仇,并且此時和曹操一起起事的那幾位老臣都還活著。
有他們坐鎮,曹操的政權也不會太亂,在經過短暫的休整后肯定就開始對蜀漢出手,甚至是不計后果的報仇。當前蜀漢有能力和資本對抗嗎?答案也是否定的,蜀漢當前的勢力依舊很弱小,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
并且劉備殺了曹操完全就能夠在三國聲名鵲起,他還不成為整個天下的眾矢之的,畢竟連曹操都在他手中喪命了,萬一要是讓劉備發展起來未來是一定會對自己的勢力造成影響的。倒不如就趁現在讓他永無翻身之地。
二、對蜀漢的影響
接下來就具體地看看對蜀漢的影響,在正史中,是因為曹操還活著是以在赤壁之戰結束后。兩方的聯盟還是存在的,但若是曹操被殺了,這一局勢肯定是會變化的。上文也說了在曹操被殺后,最有希望的就是孫權了。
孫權肯定不是一個能夠位居人下的,他也是很有野心的,所以兩方之間的聯盟肯定會就此宣告結束。此時孫權手中的能人異士也不少,他是完全有能力稱霸天下的。并且和劉備與曹操相比他還有一個天然的優點——年輕。
“生子當如孫仲謀”也不是說說而已的,在當時封建社會中,曹操是完全可以給孫權當父親的,所以孫權一家獨大的情況就會出現。
上面所說的都是外部的影響,其實對于蜀漢內部的影響也不小,首先就是關羽的名聲受損,在三國中關羽向來都是“忠義”的代表。
不過他要是將曹操給殺了,這一忠義的名頭就不會在他的身上了,曹操對關羽也是極其優待和欣賞。早在當年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就看上了關羽這一員大將,甚至在素不相識的情況下,曹操出言替關羽說話,要是沒有曹操的話,關羽也未必能有大展身手的機會。
之后關羽被迫去到曹操陣營后,曹操對他也是極其優待,將他奉為座上賓,即使是知道關羽的心并不在自己這,并且也不想投靠自己,但曹操依舊是將他能給的優待都給了關羽。關羽對于曹操也很是感激。
眾所周知曹操向來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心理但在面對關羽執意離開時他還是沒有出手,放了關羽一馬。
單單是這一份情誼關羽就不能忘記,所以當前他也是不會殺曹操的。這一點諸葛亮也知道,正是因為諸葛亮知道,所以才會派遣關羽的。
退一萬步說,要是關羽真的將曹操給殺了,他和諸葛亮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僵畢竟是諸葛亮讓關羽去攔截曹操的。
三、三分天下
可以說這一切都是當年諸葛亮計劃好的,就像是赤壁之戰一樣,只是想要削弱曹操的實力,從來沒有說是要將曹操給殺了。
在此戰結束后,三國的局勢就明朗了起來,三國鼎立的局面產生。并且因赤壁之戰的慘敗曹操的實力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雖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要是東吳能夠和蜀漢聯手,也是能和曹魏相抗衡的。
劉備應該能說是赤壁之戰最大的贏家,他手中雖然擁有的土地不是很多,但此戰也為他積累了不少的聲望,在亂世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和人才了。曹操的手中因為有漢獻帝所以無論怎說他都是會比其他兩方勢力多一些優勢的。
曹操在班師回朝后也進行了反思,從此時起直到曹操逝世,他再也沒有踏足過南方,在這很多年的時間中,他一直在休養生息,等待最佳時機。劉備也在積攢實力,想要通過戰爭累積優勢,以達到“興復漢室”的遠大志向。
可以說這三方勢力的爭霸,也讓天下的百姓們得到了短期休養的時間,要是曹操在赤壁之戰就身亡,那這之后的十幾年時間中,百姓都要一直陷入混戰中。
結語
根據當時的局勢,曹操是不能死的,他死后帶來的后果太嚴重了,甚至能說在曹操被殺后,這好不容易能明顯幾分的局勢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甚至天下會重新陷入混戰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