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晨霧尚未消散,在資陽市安岳縣忠義鎮廳房村,隨著電瓶“嗡”聲響起,一輛紅色電動三輪車劃破山村的寧靜。走走停停間,三輪車的后廂逐漸被一筐筐安岳本地麻鴨綠殼蛋填滿,三輪車上的夫婦倆也隨著鴨蛋增多而逐漸面露喜色。
一個小時后,龍家七妹溏心皮蛋制作基地,蛋品被卸下整齊擺放起來。隨著工人的涌入,三張凳子、一盆灰泥、一筐鋸末面,便成了一條“皮蛋生產線”。隨著龍家七妹溏心皮蛋主理人龔春梅的一聲令下,一顆顆鴨蛋便進入了生產環節。腌制完成后的皮蛋放到專門的晾曬架進行晾曬,經過一系列的工藝流程后,一顆顆金黃Q彈、紅黃溏心、回味無窮的皮蛋就此誕生。據龔春梅介紹,這樣一條“生產線”,一日最高可制作皮蛋上萬個。
皮蛋制作現場。呂敏攝
皮蛋是中國傳統的特色食品之一,制作流程極為復雜,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和多道精細制作工序。據悉,自2020年初,龔春梅與丈夫龍江回鄉從事皮蛋制作,再到2024年12月16日,龍家七妹溏心皮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成功,如今龍氏夫婦已實現從年產2萬個到月產2萬個的突破。“從太爺爺一代算起,我們家就與皮蛋結緣了。”談起自家皮蛋的特色,龔春梅眉頭舒展開來。龍家七妹溏心皮蛋的制作工藝,是丈夫龍江家的一脈傳承,沿襲至今,他們已是第五代傳人。
“我們現在年產量能穩定在30余萬個,產值已突破50余萬元。”如今的皮蛋產業發展,龔春梅夫婦倆已經有了固定合作商,遠銷重慶等地。一步步見證自家產業發展壯大,龔春梅很是滿足。但發展的問題也接踵而至:如今的皮蛋廠房租用的是原廳房村老辦公室,隨著產能擴大,皮蛋儲存制作空間已經捉襟見肘,“如何擴大規模”成為了夫婦倆的一個心病。
2025年3月,在忠義鎮黨委、政府的協調下,160平方米的恒溫皮蛋廠房拔地而起,皮蛋制作存儲的問題就此解決。“預計4月底,廠房就能投入使用。儲存空間的增加,我們有信心達成年產量90萬個,年產值130萬元的‘小目標’。”如今,龍氏夫婦有一個共同的愿景,那便是皮蛋廠房能快速投入使用。
從一顆皮蛋到一方產業,龍家七妹溏心皮蛋已發展成為忠義鎮19家家庭農場中的示范典型,安岳縣蛋類標桿產業。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打造示范樣板產業、擦亮安岳“非遺名片”,這種從家庭作坊里生長出的振興力量,讓鄉土技藝在產業升級中煥發新生,也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易奎西、呂敏、胡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