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
來源:浙電e家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清晨沉睡的江南村落,曾被一縷縷炊煙喚醒。趙生波至今記得,四十年前他第一次跟著師傅學畫灶頭時,灶膛里噼啪作響的柴火,把墻上的錦鯉映得仿佛在磚墻上游動。
在嘉興海鹽的青磚灰瓦間,灶頭畫——這一以土灶為畫布、以生活為墨的民間藝術,悄然記錄著農耕文明的審美與世俗煙火。
“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畫”可謂是海鹽千百年來的傳統。從柴火熏染的土灶走向電力賦能的現代廚房,雪水港村的灶頭畫完成了一場驚艷的文化蝶變,成為非遺活態傳承的典范。
雪水港村航拍圖丨葉加慧 提供
這些年,灶頭畫在雪水港村到底經歷了什么?讓我們一起把時間往回撥……
從祭祀圖騰到煙火藝術
海鹽灶頭畫的起源可追溯至清代,最初以祭祀灶神的“灶君圖”為雛形,后逐漸融入吉祥紋樣,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牡丹寓意富貴,錦鯉象征“年年有余”,荷花暗喻“潔凈無瑕”……一筆一畫皆承載著百姓對生活的質樸祈愿。這些符號密碼,在雪水港村代代相傳的灶臺上默默生長,如同老灶膛里經年累月結成的灰白色灶痂。
灶頭畫丨葉加慧 提供
趙生波兒時學畫,師傅讓他躺在八仙桌下,用木棍在桌底打格子練線條,“一躺就是大半天”。三伏天跪在滾燙的灶臺上作畫,三九天手指凍得發僵仍要握緊筆桿……“畫灶頭要趁熱,等灶壁干透,顏色就吃不進去了。”正是這種近乎苛刻的訓練和教導,讓他練就了“閉眼能畫錦鯉躍,提筆即現牡丹開”的絕活。
鼎盛時期,趙生波家族每年為雪水港村的村民們繪制百余幅灶畫。臘月里,雪水港村家家戶戶的灶臺前都排著隊,灶膛的火光映著新畫的錦鯉,村民捧著熱騰騰的糯米糕塞進畫師兜里,說是“給灶王爺的貢品,吃了手更巧”。
趙生波畫灶頭畫丨葉加慧 提供
電氣化浪潮下的“失寵”
時光飛逝,到了90年代,農村電氣化浪潮席卷海鹽。電飯煲、煤氣灶取代土灶,過去一個個灰暗的灶頭間,現如今變成了明亮整潔的大廚房。雪水港村百姓的生活水平邁上了新臺階,裊裊炊煙卻成了村民們心中最難以割舍的那抹鄉愁。
老灶頭不再被使用,灶頭畫也“蒙了灰”。
當時整個嘉興從事灶頭畫的手藝人不足20人,而54歲的趙生波算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員了。這門曾經可以當飯吃的手藝,成了無人問津,甚至無人看好的“夕陽產業”。
2011年,一道曙光給灶頭畫師帶來了復興的希望——嘉興灶頭畫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計劃全面鋪開,煙熏火燎的老灶頭被列入了拆除名單。趙生波收起陪伴三十年的畫筆,迷茫于技藝的未來。裝工具的樟木箱里,半截沒用完的靛藍顏料結了塊,“顏料硬得像老灶頭的泥,可老灶頭自己都化成灰了。”
在爭議中重生
轉機始于2018年。國網海鹽縣供電公司立足本地傳統文化,在雪水港村推行“柴改電”項目,將電磁裝置嵌入傳統土灶(僅替換內部加熱結構,外部墻面仍是灶頭畫的載體),既保留灶頭畫的載體,又賦予其現代科技的便捷。
可這個將電磁裝置藏在土灶肚里的新奇玩意兒,在最初之時充滿爭議。
80歲的周六寶奶奶顫巍巍摸著新砌的灶臺,手指撫過外墻上新繪的“鯉魚躍龍門”灶畫,突然紅了眼眶:“當年我嫁過來時,這畫還是我爹親自托關系找師傅描的。如今磚縫里的柴灰都擦干凈了,往后灶王爺還能找到回家的路嗎?”她執意要在電灶第一次開火時,往進柴口塞了把干稻草,仿佛這樣就能留住土灶的魂魄。
“你們城里人不懂!”村民馬惠民說:“土灶的火候雖難控,卻能燒出米飯的‘魂’。”
雪水港村村民正在使用剛安裝好的電灶丨葉加慧 提供
老一輩的執念,源自對傳統生活方式的眷戀。年輕一代則更看重電灶的環保與高效。
“按鍵調火,連老太太都會用!”村民許衛東說,電灶不僅省去了劈柴燒火的繁瑣,還讓廚房告別了煙熏火燎,笑著調侃“老人家們不懂,智能控溫還能讓灶神少操點心。”
老灶頭拆除后,趙生波一度將畫筆收起,卻始終不舍得丟棄陪伴半生的工具。直到電灶項目啟動,他重新提筆。電力加熱的灶壁溫度穩定,顏料暈染效果甚至優于柴火熏烤,“過去畫荷花要搶在灶壁半干時下筆,現在能從容勾出十八道花瓣紋”。
國網海鹽縣供電公司員工來到趙生波灶畫工作室開展安全用電服務丨朱夢丹 攝
如今,趙生波還有了新身份:海鹽非遺文化宣傳員。游客不僅能觀摩他現場作畫,還能在電灶上體驗“非遺廚房”,灶頭畫成了雪水港村文旅融合的金名片。
炊煙散盡,丹青未老
當最后一縷柴煙消散,灶頭畫在電力時代重獲新生。
如今的雪水港村,電子提示音與清晨的鳥鳴此起彼伏。當第一縷晨曦掠過那些既繪著傳統吉祥紋樣、又嵌著智能模塊的灶臺時,仿佛看見古老的農耕文明正與清潔能源悄然共舞,在裊裊炊煙與數據流交織的晨光里,書寫著關于傳承與革新的中國故事——土灶是情懷,電灶是生活,在這場新舊交替的交鋒中,是傳統與創新的交融共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