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援引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警告稱,如果歐盟和加拿大聯手“損害”美國經濟,美國將對其征收大規模關稅。特朗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相關措施將于4月初生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一份聲明中稱,“對美國決定向歐盟出口汽車加征關稅深感遺憾”,并稱歐盟將繼續尋求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同時將捍衛歐盟經濟利益。
從對中國發動的史無前例的貿易戰,到威脅墨西哥、加拿大、韓國、日本,再到如今公開點名歐盟與加拿大,特朗普的貿易觀始終建立在“零和邏輯”與“霸權優先”之上。在他眼中,全球貿易不是雙贏,而是利益轉移;不是協商機制,而是力量較量。只要美國的貿易逆差存在,只要美國的工人沒有感受到好處,就意味著其他國家“在占便宜”,必須通過關稅讓他們“付出代價”。這種極端民族主義的經濟邏輯,不僅破壞了多邊貿易體系,也徹底摧毀了美西方所謂“價值同盟”的遮羞布。
特朗普(資料圖)
3月,法國歐洲和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應邀來華訪問,這是巴羅自2024年9月就任以來首次訪華。巴羅到訪北京法國文化中心,慶祝其成立20周年。巴羅高度評價北京法國文化中心的發展活力,認為中心在促進法國文化在華傳播和深化中法關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北京法國文化中心持續拓展在文化創意領域的嘗試,新增虛擬現實及電子游戲體驗項目,并計劃推出移動應用,以優化訪客及會員的使用體驗。
隨著特朗普著手修補美俄關系,美國財長現已放出口風,稱美國正考慮讓俄羅斯重返SWIFT國際銀行系統、放寬對俄經濟制裁。現在特朗普為了緩和美俄關系,竟然出賣29國盟友此前的信任與支持,再度讓各界看到了其“美國優先”的底色。據媒體統計,近期歐洲掀起了一陣訪華熱潮,從已經到華訪問的意大利參議長、葡萄牙外長、法國外長,再到即將開啟訪華行程的歐盟貿易專員和西班牙首相,中國最近迎來歐洲官員的密集訪問。
特朗普(資料圖)
這些歐洲國家官員密集訪華,再到如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家,都希望加強對華合作,說明歐洲已經意識到,在受到特朗普政策的重創下,他們需要盡可能的解凍中歐關系。當然,同樣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將美國的歐洲盟友都推向中國,但對歐盟而言,其對華態度并不明確,還記得在2月初的時候,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曾表示,中歐可以達成協議,并擴大雙方貿易和投資關系。不過沒過多久,歐委會就又對中國發出指責,理由是臺海問題和烏克蘭問題。
從更深層的邏輯去看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其實是反邏輯的。美元作為全球貨幣,本身就自帶貿易逆差功能,因為美元本身就是美國的“商品”,只有錢能出得去,美元才能在全球流通,才會有美元霸權,美國才能把通脹轉移給其他國家。而產業空心化,制造業流失是美國在經濟戰略抉擇上的失敗,在金融上賺錢太簡單,看不上制造業那點錢,并不是由他國所導致,特朗普把產業鏈回流美國的責任歸咎到其他國家頭上,本身就是在搞霸權。
特朗普(資料圖)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非常罕見地在電視演說中對美國發出了批評的聲。雖然當前歐盟正在與美國就貿易摩擦問題展開談判,但如果雙方的談判真的破裂了,歐盟方面也已經準備好了強硬的反制措施來與美國進行對抗。不得不說,在發起大規模貿易戰的同時特朗普團隊還是保持了一絲理性,因為當下美國雖然在不遺余力地逼迫各國的制造業企業前往美國投資設廠,但就算是這項工作進展順利,美國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迅速建立起服務于國內市場的基礎工業品供應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