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和煦的峨眉山市,春意盎然,萬物復蘇。近日,峨眉山大佛禪院內萬株牡丹競相綻放,將這座初建于四百年前的古剎裝點成如夢似幻的“花海仙宮”,迎來了一年中最絢爛的時刻。
盛開的牡丹。峨眉山大佛禪院供圖
漫步大佛禪院牡丹園內,粉、白、紫各色牡丹層層疊疊,勤勞的小蜜蜂忙忙碌碌,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流連。游客們不僅能欣賞到牡丹的嬌艷身姿,更能深刻感受到禪院深厚的文化底蘊。
牡丹花大色艷,被譽為“花中之王”,絲絨質地的花瓣演繹著造物的極致美學——從《簪花仕女圖》中侍女云鬢斜簪的“青龍臥墨池”到武則天醉貶洛陽卻倔強怒放的傳說,其雍容之姿早已鐫刻進華夏文明的基因。牡丹也與佛教文化淵源深厚,敦煌莫高窟第217窟的盛唐壁畫間,飛天衣袂翻卷處綻放的寶相花紋,恰是牡丹與佛蓮的合體幻化,通過花海景觀,游客在賞花的同時能夠感受自然禪意之美。
據悉,大佛禪院內現存牡丹品種達50余種,目前如肉芙蓉、彤云、香玉多個牡丹品種已經全面綻放,更有綠幕隱玉、皇冠、黑豹、島錦等其他名貴品種含苞待放,盛放期可持續至4月下旬。
游人在觀賞牡丹。峨眉山大佛禪院供圖
大佛禪院原名大佛寺,初建于明代萬歷年間。歷經數百年風雨,見證了峨眉山佛教文化的興衰更迭。如今,在牡丹的映襯下,禪院的每一磚一瓦都仿佛訴說著過往的故事,讓人在賞花之余,不僅能領略到禪意生活的寧靜與美好,還能欣賞新中式美學禪意。
踏入峨眉山大佛禪院的百年禪意之境,與萬株牡丹共赴一場跨越時空的浪漫之約。漫步于青石板路上,抬眼是飛檐斗拱間傾瀉的錦繡云霞,俯首見花瓣上凝結的晨露如佛前凈水,鼻尖縈繞著若有似無的沉香與牡丹交織的馥郁。這場與牡丹的邂逅,是視覺的盛宴,是心靈的療愈,更是對轉瞬即逝的春日的深情禮贊。(張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