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中國派出六萬解放軍分成兩路向越南境內進軍,領導這兩支部隊的將領就是許世友和楊得志。在我軍炮兵的加持下,解放軍很快就進入越南境內,將越南北邊重要的二十多個城鎮給占領了,很快就來到河內最后一個防線諒山。只要將諒山攻克下來,越南就真的沒有什么險可以守了,而且之后的征途也將會是一馬平川,越南方面看到這樣的情況自然是非常緊張的,于是就趕緊動員全國人民,還將柬埔寨,老撾的越軍往回調。
張萬年也參加了這場戰爭,他在戰場上可是非常勇猛的,而眼看部隊來到諒山了,他就給許世友發去電報,請示要不要趁熱打鐵繼續向前推進,而許世友直接拒絕了,甚至怒斥張萬年摸摸自己的腦袋熱不熱。而張萬年不知道許世友是什么意思,由于許世友是在電話中說這句話,張萬年也不好說什么,那么張萬年的請求到底有沒有被允許呢?這場戰爭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呢?
在2月17日總攻開始之后,張萬年就立刻率領127師對越軍發起進攻,只3日內就連克越軍經營多年的防御體系。不過這只是表面的勝利,暗地里還藏有危機,部隊已連續作戰72小時,士兵體力逼近極限。越軍346師殘部化整為零展開游擊襲擾,復雜山地地形使后勤補給線延長至30公里。張萬年面對作戰地圖上標注的"諒山方向",看到的不僅是軍事要地,更是軍人建功立業的機遇。其實這樣的心態在基層指揮員中可是普遍存在的,根據統計顯示東線部隊80%的團級指揮員在首周作戰后都可是提出過類似建議的。
不過在許世友這里卻是另外的情景,越軍第二軍區正在諒山構筑三道縱深防線,從河內調集的防空導彈部隊已進入戰位。更重要的是衛星偵察顯示熱帶季風即將帶來持續暴雨,這對依賴公路運輸的重裝部隊構成致命威脅。參與過多場戰斗的許世友,戰場直覺告訴他,表面的戰機可能是誘敵深入的陷阱。
張萬年對這場戰斗的認識同許世友差別很大,這也是兩個人所經歷的戰斗,還有對戰事的認可不同。許世友當時為啥會發火呢?這也是出于兩個原因,當初在攻打祿平的時候,越軍就對外宣布,他們能夠在這里守三個月,可是我軍只用了一天就將其攻克了,雖然解放軍的作戰能力比越軍強,可是也不排除是不是越軍故意為之,想要誘敵深入呢?
雖然不能絕對這么認為,卻也不能考慮其中的問題,如果我軍真的對諒山發起進攻的話,越軍很有可能會對我軍進行反包圍,那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后,我軍就真的會損失慘重了。再就是如果我軍的先頭部隊對諒山發起進攻的話,后續的大部隊沒有趕過來,可是諒山的敵軍已經部署好,這就使得我軍在沒有接應的情況下,必須選擇撤退了。越軍也會抓住這個機會對我軍進行反攻,祿平地區被我軍占領的地方就會重新回到越軍的手里。
另外就算是越軍沒有反攻的打算,可是先頭部隊被越軍發現了話,他們就會有新的部署,這無疑是打草驚蛇,在我軍大部隊都集結完畢后,敵人也有了新的部署,那么在之后的作戰中會給我軍造成很大影響,所以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是進攻諒山的最佳時機。
許世友給張萬年下命令,讓其在祿平附近按兵不動,等著大部隊趕到,這就看出許世友在軍事指揮上比張萬年更強一些,同時也是深謀遠慮的一種表現。而之后的戰斗也都在許世友的掌控中,在1993年張萬年被授予了上將,他的成就還是比較高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