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專輯簽約各音樂平臺4年了,這幾年跟互聯網官方一起做過很多反網暴活動,特別是處理了很多飯圈拉踩行為,我為什么會對梁源老師的評價做解說呢?因為看了很多樂評人的評價真的都“阿諛奉承”我這個人喜歡事實求事,不喜歡玩這種花花綠綠的套路
我們來看一下著名樂評人梁源的評價:
一些人熱衷于將芝麻大點的事兒拿出來大肆炒作,甚至打著“為音樂圈好”的冠冕堂皇旗號。這種行為,看似在為行業發展鼓與呼,實則不過是為了博眼球、蹭熱度。音樂本應是純粹的藝術表達,如今卻被當作炒作的工具,實在令人唏噓。
就拿此次爭議事件來說,侵權與否本是一個清晰的法律界定問題。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使用,從法理上看并無過錯。然而,事件卻被別有用心地利用,成為某些粉絲群體攻擊特定藝人的由頭。所謂“扛起原創保護大旗”,更像是精心編織的借口,背后隱藏的是一場場毫無意義的罵戰與網絡暴力。原創保護本是推動音樂行業進步的重要力量,卻被惡意曲解和利用,實在是對音樂創作初心的褻瀆。
這場由一段普通旋律引發的爭端,就像一面鏡子,清晰映照出華語樂壇的亂象。音樂創作上,抄襲、借鑒界限模糊,缺乏對原創的敬畏;行業風氣中,炒作之風盛行,不良競爭屢見不鮮;粉絲文化里,盲目攻擊、互撕成風,嚴重擾亂網絡生態。長此以往,華語樂壇如何能孕育出更多優秀作品,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最后厚土小姐評價:如果真的想為華語樂壇好,我建議藝人帶頭把粉絲群解散,回歸作品創作本身,不要搞飯圈文化,在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只有你的作品不會說謊,如果自己做不到道德高尚就不要以“音樂”去要求他人的道德,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而不是要求他人的 如果你今天的這個維權不是讓華語樂壇更和諧向上發展,而是相互拉扯讓更多人網暴的,請放棄你的那點想法
我看了一些樂評人只有梁源老師能客觀專業理性去評價此事件,一些樂評人真讓我失望,沒做專業解析一開口就往“道德制高點”去拉踩某一個藝人,這是樂評嗎? 這是為華語樂壇好嗎?你還不如說你是某個人的營銷號得了
我做了好幾年的華語娛樂圈的娛評、體評、藝評、文評,這些音頻都是簽約在各大互聯網平臺的,我還從來沒有從“道德制高點”去評判過任何人,因為我們不是他們的父母,無法教會道德,只要法律沒有下裁判的那一天,我都沒有資格去評判他們的道德!就算法律下裁判了也更不能審判別人的道德,道德是約束自己的,不是要求他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