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母機—復合加工”專題由《制造技術與機床》編輯部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畢慶貞教授、大連理工大學董志剛教授、西北工業大學羅明教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陽紅主任、西安交通大學位文明副研究員、同濟大學徐東東副教授共同組織策劃,匯聚國內復合加工團隊的優秀成果,預計刊發4~6篇文章。
專題簡介
復合加工技術通過多工藝協同與智能化控制,成為突破高端裝備中難加工復雜零件制造瓶頸的核心路徑。本專題重點研討車銑復合、增減材復合、激光-超聲輔助加工理論與技術,旨在提升高溫合金、陶瓷基復合材料等難加工零件的制造水平,助力我國工業母機向復合化方向發展。
選題方向
圍繞復合加工工藝、過程控制、表面質量和系統集成方面的難點,選題方向包括:
復合加工工藝:多軸聯動車銑復合、激光-銑削協同、增減材復合、超聲振動輔助加工等新型工藝
復合加工過程控制:在機檢測-加工閉環控制、基于物理-數字映射的加工過程控制
復合加工表面質量:復合加工中材料微觀組織演變與表面完整性形成規律
工業母機功能部件與系統集成:多功能主軸單元設計、復合加工裝備精度保持性研究、人機交互與工藝鏈協同
團隊成員
客座主編
畢慶貞
上海交通大學
教授、博導
國家級領軍人才、國家級青年人才等
獲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22年上海市技術發明特等獎等多項獎勵
長期從事特種數控裝備與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客座編輯
董志剛
大連理工大學
教授、博導
國家級領軍人才、國家級青年人才等
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遼寧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長期從事航空難加工材料高效加工技術、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客座編輯
羅 明
西北工業大學
教授、博導
國家級青年人才等
牽頭獲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長期從事智能制造、數控加工、CAD/CAM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客座編輯
陽 紅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主任、正高級工程師
國家級青年人才等
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第十八屆鄧稼先青年科技獎等多項獎勵
長期從事超精密車床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客座編輯
位文明
西安交通大學
副研究員、碩導
陜西省秦創原引用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等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陜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長期從事智能加工工藝與裝備、動態性能正向設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客座編輯
徐東東
同濟大學
副教授、博導
歐盟瑪麗居里學者、上海領軍人才、上海浦江人才等
長期從事先進制造技術及裝備,加工表面完整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歡迎關注,敬請期待!
NEWS
【新歲序開·院士領航】“工業母機”主題
【新歲序開·專家啟航】“工業母機”主題
【新歲序開·專家啟航】“工業母機”主題·續
“工業母機”專題
聲明:
核心期刊/網站/微信/直播/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