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西滬港水光瀲滟
又是一年鱸魚起捕銷售的旺季
在全省鱸魚之鄉——
象山黃避岙鄉
漁民們忙碌的身影
穿梭于碧波之上
一網網鮮活的鱸魚躍出水面
呈現出一幅生動的“海上豐收圖”
4月8日早上6點左右,隨著潮水退去,漁民們駕船來到鱸魚養殖基地,載運力100多噸活水船已經等候在網箱邊。“大家用力拉緊網,慢慢往中間收……”養殖戶嚴興國正在現場指揮工人們拉網起捕。漁網漸漸收攏,只見網中的鱸魚活蹦亂跳、翻騰著激起陣陣水花,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銀色的光芒。
他告訴記者,經過前期的準備,每一個網箱內有鱸魚近3000條,每條重1公斤左右。隨著裝有電子秤的網兜下水,兩三分鐘,500條鱸魚通過機械臂直接轉移到了活水船。“這次要撈十多個網箱,基本一個上午就可以裝完,直接發往青島。”嚴興國說。
鱸魚以其魚刺少、肉質鮮美而著稱。從事網箱養殖幾十年,嚴興國早就建立起了固定的客戶群和良好的口碑,等候在現場的買家劉本奇就是其中一位。去年,劉本奇在象山黃避岙購買鱸魚,通過活水船運往青島,邊養殖邊售賣。他告訴記者,相比其他地區,象山鱸魚活性好、存活率高,質量和銷量都比較好。“去年買了2萬公斤,今年買3萬公斤,價格每公斤36元,與往年持平。”劉本奇說。
得益于優越的自然條件,西滬港水質優良、水溫適宜,生物多樣性豐富,為鱸魚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環境。在這里,相比大黃魚需“起早摸黑”的精細管理,養殖鱸魚更為“省心”。嚴興國介紹,每年的4月5日到10日,是鱸魚放苗的時間,定期喂食,一般養殖2年可以上市。“這次賣的就是前年放苗的鱸魚。”他說。
目前,黃避岙鄉鱸魚養殖主要集中在高泥村,有養殖戶25家。養殖戶錢偉所也在現場起捕,他說,這一批是他今年第一次賣,共2萬條。“過幾天還有客戶要來買,銷路不愁,每年都能賣完。”說起鱸魚銷路,現場的養殖戶們都信心十足。據了解,該鄉的鱸魚主要銷往韓國、日本和國內三長角地區,每年的銷售量在500噸左右,產值近3000萬元。
黃避岙鄉依托西滬港優質海域資源,以大黃魚、鱸魚養殖為主導產業。近年來,通過升級養殖技術,改造傳統網箱,提升抗風浪能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閱讀更多:
來源:象山縣傳媒中心
作者:陳佳雯 賀林汕 蔣則蔚
一審:陳雨露
二審:方子龍
三審:趙菊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