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理解了這一點,才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當這個世界不再那么全球化的時候,對我們的傷害會有多大。
最近特朗普宣布對我國進口商品征收34%的稅率,連同早前已經加征的20%關稅,美國對華加征的總稅率已經高達54%。
哪怕是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曾揚言要對華加征60%關稅,很多人也只當他說的是笑話。
但當這個笑話成真的時候,卻幾乎沒有人笑的出來。
54%的關稅意味著什么?
很多人對54%這個數字沒有什么概念。但對做外貿行業的人來說,肯定知道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
我國外貿行業的相關就業者高達千萬,背后的工廠也以百萬計,對外貿行業的人來說,他們大多數的出口地區都是以歐美為主,如果你要問為什么,問就是美國人均GDP八萬美元,我們的人均GDP連美國的20%都不到。
在這之前,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是20%,20%的關稅對外貿從業者來說,還能夠承受。大不了就是雙方共同承擔,但在實際情況中,國內供應商可能還要多承擔一點。
但外貿制造業的利潤有多少呢?
通俗來說,大部分制造業的毛利都在15%至20%左右,在扣掉各種成本和費用后,純利潤最多也就10%上下。
如今特朗普要對華加征54%的關稅,就這個稅率,外貿行業把利潤全部讓出去,都不夠支付如此高的關稅。
外貿制造業,尤其是在我國出口的商品中,仍然還有很多是低附加值的商品,這就意味著這些商品利潤很低。
玩具、服裝、襪子等等,這些商品利潤都做不到50%以上,面對特朗普54%的關稅稅率,這些商品幾乎就意味著賣不出去。
按照這個稅率實行下去,那些國內依賴美國出口的企業,幾乎面臨的是滅頂之災。補貼是補不過來的,匯率貶值也補不過來,對等反制只會帶來更高的雙方競價。
至于轉口貿易,這一次特朗普對等關稅對越南、柬埔寨也加征了非常高的稅率,這幾乎是堵死了我國制造業出口越南再轉美的最后一條道路。
如果這個稅率繼續延續下去,我相信各位能夠看到什么;外貿行業一片哀嚎,倒閉潮、裁員潮,都會相繼涌來。
有些大聰明肯定要說,美國那么高的稅率,不做美國的生意不就好了?
說的好聽一點,美國離不開我們;但從特朗普向全球征收高關稅之后,我們就可以發現,更多的應該是我們離不開美國的消費市場。
話難聽,但卻是事實。
理論上,面對美國如此高的關稅,我們有兩個辦法,第一就是擴大內需,提高國人的消費能力,來消耗掉我們自己的產能。
第二就是轉移銷售市場,例如把商品賣給東南亞、東盟乃至歐洲。
但這兩個辦法,根本不足以解決當下的根本性問題。
當下的根本性問題是什么?
是全國每天都有數百萬家工廠在不停地生產、制造,大量的商品積壓需要出口,只要關稅一增高,商品賣不出去,宏觀經濟立刻就會做出反應。
前幾年流行制造業外遷,很多做外貿的老板把投資工廠轉移到越南,試圖規避關稅,結果現在越南的關稅也高達40%以上,這些去越南建廠的老板,可以說是賠的血本無歸。
而國內呢?
好不容易適應了美國的對華關稅,現在突然加到54%的稅率,利潤都不夠的,誰還來做外貿呢?
做實體的都知道,一旦你入行,工廠、設備這些資產大力投入后,再想撤退是非常困難的,折損的設備、工廠等虧損,加上前幾年新冠病毒帶來的損失,根本不能輕言撤退。
這個時候,靠內需靠轉移銷售市場,無法解決這些根本性問題。
答案也很簡單,因為在短期內,我們根本找不到第二個可以替代美國的消費體量。
上圖是去年我國貨物主要出口地,其中美國仍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美國仍然是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且這還已經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對華加征關稅之后的結果,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哪怕是經過第一任期特朗普加征關稅之后,我們的對外貿易,仍然離不開美國。
去年我國對美出口額達5246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14.7%。
但去年的關稅是多少呢?
答案是平均13%的關稅稅率。
到了今年,在前兩個月時間里,特朗普就宣布對華加征了20%的關稅,這個時候稅率已經來到33%;在對等關稅之后,特朗普今年對華加征關稅已經來到54%,疊加第一任期加征的關稅,美國對我國商品加征的整體關稅已經升至67%左右。
67%的總關稅,哪怕是奢侈品行業也沒有這么高的利潤,對利潤本就稀薄的外貿行業來說,這是真的天塌了。
最重要的是,一年5000億美元的貿易體量,如此龐大的缺口,靠內需和轉移銷售根本行不通。
內需其實是最不用說的,不管是從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還是居民消費占比來看,我國都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這意味著大部分人收入仍然很低,在沒有錢的情況下,根本談不上消費。
至于轉移銷售,本質上也是一個大問題。
因為這一次特朗普的對等關稅,針對的不僅僅是我國,而是全球。
歐盟20%關稅,東南亞關稅同樣也高達40%左右,這就意味著我們無法再通過轉口貿易到美國,哪怕不賣到美國,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能力,也比我們高不到哪里去。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去年我國生產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制成品。然后去年我國的貿易順差在萬億美元左右,其中僅僅是美國直接為我們提供的順差就高達三千多億美元。
從貿易順差的角度來看,美國一國就占據我國每年賺取順差的三分之一。
這樣的一個市場,誰也無法短期替代。
最終,擺在我們面前的道路有且只有一條,那就是談判。
談判不是什么投降主義。當你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收入,還在大談特談主動與被動的區別的話,那我們就太天真了。
主動談判,就可以主動掌握話語權,主動掌握了話語權,我們才有可能在雙方達成的共識里,多爭取一份我們自己的利益。
否則,如果目前的稅率哪怕僅僅是維持一年,對我國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也會不亞于第二個房地產。
這就是出口的重要性。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