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澀發癢,
有異物感,容易流淚……
自入春以來,
不少人都有類似的眼睛不適,
第一反應往往是季節性眼部過敏。
但你是否知道,
這些癥狀或許是“結石”造成的,
而你很可能就是風險人群!
問題來了:
腎結石、膽結石、尿道結石等
我們平常聽得多了,
眼睛為什么會長“石頭”?
我們先從一個案例說起——
女子眼里查出了
十幾顆“石頭”
浙江寧波的“00后”上班族小王(化名)因雙眼干澀瘙癢、有異物感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發現,小王的眼睛里竟長了十幾顆“小石頭”!
圖片來源:大象新聞
接診醫生介紹,這種“小石頭”一般指瞼結膜結石,大多由不良的用眼習慣、衛生習慣所致。
原來,小王有化眼妝的習慣,睫毛膏、眼影、眼線一個不落。
而且,小王由于近期工作繁忙,需要長時間對著電子屏幕,眼睛又癢又澀,時常有異物感,小王以為是干眼癥犯了,但滴了眼藥水后癥狀非但沒有緩解,還愈發嚴重。
最后,醫生為小王實施了眼結石剔除術。術后,小王的眼部輕松許多,癥狀也得到顯著緩解。
“眼結石”
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其實,瞼結膜結石并非真正的“石頭”,也不同于因膽固醇結晶、草酸鈣、磷酸鈣沉積形成的內臟結石。
實際上,瞼結膜結石是脫落的結膜細胞和代謝產物等堆積形成的凝集物,主要表現為瞼結膜上有碎米般大小不一的黃白色顆粒狀固體,可單獨分散出現,也可能會聚集成一簇。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一般情況下:
存在于瞼結膜下的結石一般無明顯癥狀,偶爾有眼癢、輕微異物感,容易被認為是“進了灰塵”;
凸出于瞼結膜面的結石則可能引起明顯異物感,眨眼時會覺得有東西摩擦眼球,感覺像“睫毛扎進去了一樣”,引起眼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等癥狀;
結石凸出嚴重者可引起角膜或球結膜擦傷,甚至導致角膜上皮脫落。
提醒:
這幾類人最容易中招
以下人群要警惕眼結石的發生:
患有干眼癥、沙眼、慢性結膜炎等慢性眼病人群——慢性炎癥刺激容易引起結膜細胞脫落,促進結石的形成;
經常化眼妝、卸妝不徹底、佩戴美瞳的人群;
長期在戶外工作,眼部易接觸沙塵等污染物的人群;
經常面對電子屏幕、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如用手揉眼)的人群。
如果發現已經長了結石,或出現了類似癥狀怎么辦?
不用太擔心!教你這樣應對:
沒有明顯不適感可以先觀察,熱敷雙眼,部分結石可隨新陳代謝自行脫落排出;
有明顯異物感時則需前往醫院眼科就診,進行挑結石治療,切記不要自行在家用針挑,以免發生意外損傷眼球。
不想“結石上眼”
日常養成這些習慣
養成健康的用眼習慣
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定期休息眼睛,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減少眼睛疲勞。注意不要用手揉眼,也不要隨便亂用眼藥水、洗眼液。
正確使用隱形眼鏡
戴隱形眼鏡、美瞳時應洗凈雙手,每天佩戴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不要超過8小時。同時需注意鏡片的消毒,定期更換。
遠離刺激源 避免異物入眼
尤其是身處有風沙、煙塵、煙霧、強光及有害氣體等環境中時,建議佩戴護目鏡,避免異物進入眼睛。
少化濃眼妝 卸妝應徹底
化眼妝時避免直接觸及瞼緣,卸妝時建議使用棉簽配合專業卸妝產品進行清潔。
定期進行眼部檢查
尤其是中老年人、長期佩戴隱形眼鏡者,建議定期進行眼部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并處理結膜結石等問題。
積極治療眼部炎癥
結膜結石挑出后仍可能再長出,需定期復查,患有沙眼、慢性結膜炎等眼病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用藥處理,以減少炎癥導致的結膜上皮細胞脫落,防止結膜結石的產生和加重。
眼睛總是干癢?
還要注意排查這些問題
1
一般情況下,眼睛干澀、發紅,有異物感或灼燒感,容易流淚,但沒有特別的分泌物,可能是干眼癥,也可能是蠕形螨感染眼部導致。
2
如果眼睛瘙癢明顯,且往往是越揉越癢,伴有白色絲狀分泌物,結膜輕度充血發紅,但疼痛和異物感不明顯,則可能是過敏性結膜炎,尤其是有明顯過敏原接觸史的人群。
3
如果眼睛異物感明顯,或有疼痛感,結膜充血呈紅色,且有較多黏性、膿性分泌物,還可能“糊”住眼睛,導致醒來時眼睛睜不開時,則可能是細菌感染導致的細菌性結膜炎。
提醒:
以上疾病都可能導致眼睛發癢、流淚等問題,如果出現相關癥狀,務必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如有侵權請與本公眾號聯系**
來源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東莞市人民醫院、甬派客戶端、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編輯 | 劉睿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