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貓科動物種類相當豐富,全世界40種野生貓科動物,有13種在我國境內都能找到。眾所周知,貓科動物的顏值都比較高,長得非常漂亮,尤其是大貓一類,更是兼具威武霸氣。要說大貓里面的顏值課代表是誰?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是雪豹。
雪豹是分布于青藏高原一帶的猛獸,素有雪山之王的稱號。其毛發呈灰白色,并布滿深色斑紋,質地蓬松且柔軟,好看的同時保暖性也極佳。
雪豹橫尸公路,疑似遭遇“路殺”
雪豹主要分布于中亞12國里,在我國,雪豹主要分布于喜馬拉雅山系、昆侖山系、橫斷山脈、祁連山系等,即青海、四川、新疆、西藏等省份。這些年來,由于我國保護措施得當,雪豹的種群數量逐漸上升,已有4500只左右,占了全球雪豹數量的60%以上。
隨著雪豹數量的上升,它們誤闖人類生活區域,以及相關的偶遇事件也在上升。同時,一些影響雪豹生存的因素也在日益凸顯。
近日,有司機在經過青海格爾木市一處公路時,赫然發現一只雪豹就躺在道路上一動不動,旁邊還有一大灘血跡,血跡上并伴有車輪行駛的痕跡。從現場來看,很顯然,這只雪豹極有可能遭遇了“路殺”。
經過工作人員檢查,確認了這是一只雄性雪豹,推測是去喝水的途中遭遇了汽車撞擊,最終重傷身亡。當下相關部門正在積極調取監控,找出肇事車輛。
開車撞到保護動物該怎么辦?
隨著道路網越來越發達,汽車的數量越來越多,動物被“路殺”或“路撞”的現象也日益增多。拿伊比利亞猞猁來說,19世紀以前,伊比利亞猞猁幾乎遍布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甚至在法國南部一些地區也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但后來隨著時代發展,道路橫穿了西班牙大部分鄉村,“路殺”逐漸成了造成伊比利亞猞猁死亡的重要因素。單單是2014年的統計,就有22只伊比利亞猞猁死于“路殺”,要知道當時整個伊比利亞猞猁族群也不過百來只。
這些年來,時不時就有動物遭遇“路殺”的現象出現,所以當我們行駛在有動物出沒的路段時,千萬要謹慎觀察,并減速行駛,避免發生事故。但如果真撞到保護動物應該怎么辦呢?首先如果是故意撞到的,那么毫無疑問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但如果是意外,則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可能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生態價值是比較高的,拿之前撞死普氏野馬的案例來看,賠償金額高達80多萬。
動物屬于國家財產,但人的生命健康權高于任何財產權,所以在野生動物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下,采取措施造成野生動物損害的,則不承擔責任,這叫緊急避險。
不過需要記住的是,千萬不要肇事逃逸,否則可能面臨罰款或拘留,還有可能要賠償。正確的做法是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保護好現場,同時撥打報警電話及報告林草部門,等待相關人員的到來。
如何減少動物“路殺”現象?
如何減少動物“路殺”?已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課題。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在野生動物出沒的路段,頻繁設置警示標志,提醒司機注意野生動物出沒,減速行駛,并仔細觀察。一些新做的道路,也已經將野生動物保護意識融入到了設計當中了,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出現了“野生動物橋”。
比如在連接深圳大鵬新區和南澳的坪西公路上,有一座不起眼的高架橋,橋面上布滿了植被。這條“橋”南接七娘山,北接排牙山-筆架山-田心山,野生動物們可在上面行走,避免了橫穿馬路帶來的風險。
除此之外,增強司機動物保護意識、法律意識,以及相關的開車習慣也很重要。當進入山區公路,或者有野生動物出沒的路段時,一定要放慢速度,打起十二分精神,隨時提防路邊突然竄出一只動物。
就比如2024年2月份的時候,一司機開車經過天橋嶺林區某路段時,車頭前往路邊就突然竄出一只碩大的東北虎,上演一出“鬼探頭”。好在當時汽車速度并不快,這才避免了一起事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