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傳統車企已經找到了與新勢力競爭的辦法,曾經新勢力憑借新奇配置成為吸引消費者的噱頭。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用戶逐漸對此類概念祛魅,開始意識到,汽車作為日常出行載體,產品可靠性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進入2025年,一些跨界車企將智能化作為重要發力點,似乎花招越多越能吸引消費者眼光。相比之下,傳統車企中特別是德系一汽-大眾,在技術出新的同時,也針對旗下攬境和攬巡車型推出整車終身質保政策。一汽-大眾的這一“前”一“后”舉措,在以智能化出圈的市場中顯得格外另類。但這正如一位汽車版主所言,一汽-大眾的這些扎實舉措,才是我們用戶真正所需的。
一汽-大眾向來以深厚的技術底蘊與穩健的發展策略著稱。在當下汽車產業變革的關鍵節點,其并未盲目跟風,單純追求智能化的表面繁華,而是立足根本,聚焦產品的核心價值。特別是最近推出整車終身質保政策,看似簡單的一項售后舉措,實則蘊含著深刻的戰略考量與對自身產品的十足底氣。這一政策不僅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有力保障,更是一汽-大眾向市場傳遞其堅守品質、服務用戶決心的鮮明信號。
一汽-大眾質保底氣來自單車45周、10萬公里驗證
在汽車消費中,質保深受消費者關注。傳統汽車質保多按年限或里程標準,針對發動機、變速箱等特定主要部件,如多數非營運車質保期為三年或十萬公里。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部分車企推出終身質保概念。寶沃汽車在2016年率先提出開辟行業先例,之后領克01、紅旗、小鵬等紛紛跟進。但實際中,不少車企的終身質保限制頗多,如要求首任車主在指定4S店保養,僅覆蓋部分關鍵部件,易損件不保,更換大件后質保可能失效,消費者兌現承諾困難。
一汽-大眾針對攬境和攬巡兩款旗艦SUV推出的整車終身質保政策則截然不同。該政策涵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十大核心系統,不限年限和里程,還支持全國聯保。只要車輛因質量問題出現故障,一汽-大眾就會用原廠配件承擔維修責任,真正讓消費者無憂。
一汽-大眾推出這一政策,一方面體現了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另一方面也彰顯了其對自身產品品質和體系的高度自信。在汽車制造領域,品質是企業立足的根本。一汽-大眾一直秉持著嚴苛的技術穩定性、耐久性和驗證標準。
其中在品質驗證環節,一汽-大眾針對每款車型都要進行45周、8000公里的爛路強化試驗,模擬車輛在極端路況下的行駛狀況,檢驗底盤、懸掛等部件的可靠性;10萬公里的耐久交變試驗,讓車輛在不同工況下持續運行,考驗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的耐久性;模擬用戶極限駕駛30萬公里的測試,全方位檢測車輛各系統在長期高強度使用下的性能表現。
此外,一汽-大眾還進行“三高一多”試驗,即高溫、高寒、高原以及多種路況測試,確保車輛在各種極端環境下都能正常運行。在車門耐久性方面,要進行10萬次車門開關試驗,保證車門長期使用后依然開合順暢、密封性良好。還有大眾康采恩腐蝕試驗,通過模擬各種腐蝕環境,測試車身及零部件的抗腐蝕能力,這直接關系到車輛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
正是基于如此眾多且嚴格的測試,一汽-大眾才有足夠的底氣為雙攬車型提供整車終身質保。這不僅是對消費者的承諾,更是對產品質量的有力背書,在保障消費者財產安全的同時,更從根本上保障了消費者的生命安全,為行業樹立了新的品質與服務標桿。
基于全鏈條體系一汽-大眾堵住未知風險漏洞
在汽車行業,車輛質保政策不僅關乎消費者權益,更能反映車企的體系實力。一汽-大眾針對攬境和攬巡兩款旗艦SUV推出整車終身質保政策,背后是其強大體系的有力支撐。
汽車構造復雜,未知風險是行業大忌。行業某知名品牌,因車輛零部件設計缺陷,引發多起交通事故,甚至致人傷亡。其內部因低估改進技術成本,忽視潛在風險,最終不僅面臨巨額賠償、聲譽受損,市場份額下滑,后續召回、改進等成本遠超當初技術改進投入。這表明車企若輕視質量風險管控,必將自食惡果。
一汽-大眾推出整車終身質保并非簡單營銷,而是基于體系化建設的長遠規劃。汽車生產環節眾多,從研發、采購、生產,到銷售、售后,任一環節出問題都可能給消費者帶來風險。一汽-大眾憑借強大體系建設,具備把控技術體系長鏈條未知風險的能力。
一汽-大眾擁有多個先進的技術平臺,為不同車型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以發動機技術為例,旗下的EA11、EA211和EA888等系列發動機,在動力性能和燃油效率上不斷優化升級,每一次技術迭代都經過了大量的實驗與驗證。在生產制造過程中,一汽-大眾建立了完善的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涵蓋從產品策略、技術開發到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的各個階段。
針對供應商,一汽-大眾也有著高標準要求,并為其建立了完整的供應商管理體系與評價標準,對供應商的原材料質量與內部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管控,確保進入生產環節的每一個零部件都符合高質量標準,從源頭保障產品質量。如主做洗滌系統、精密注塑、汽車電子和車用線束業務的日盈電子,自2005年進入一汽-大眾供應商體系后,其品質體系得到巨大提升,產品的合格率從2020年的99.08%提升到目前的99.66%,質量不良率則從2020年的0.3%下降到目前的0.15%。
可以說,一汽-大眾敢于推出整車終身質保,正是因為其體系過硬,具備強大的風險預知把控能力。從研發、生產到售后的全流程體系建設,使得一汽-大眾有信心、有能力應對車輛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可能出現的質量風險,為消費者提供堅實可靠的保障,也為汽車行業樹立了質量與服務的新標桿。
一汽-大眾只做長線造車生意
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一汽-大眾始終穩健前行,秉持專注產品穩定迭代的造車理念,不追逐短期脫銷和夸大宣傳。大眾明白,汽車構造極為復雜,且關乎消費者生命安全,過度激進變革易引發風險。
以手機行業作對比,手機內部結構相對簡單,電子元件技術更新快,迭代周期通常1到2年。而汽車技術體系復雜、安全標準高,消費者對穩定性要求也高,迭代速度一般為5到6年。
在創新上,一汽-大眾堅持延續性創新。工業制造創新與互聯網行業大不相同,互聯網產品追求倍數級創新,如手機應用新版本功能和用戶體驗常翻倍提升。但汽車制造創新艱難,每代產品能比上一代實現百分之二三十的創新就已難得。這不僅要考量技術可行性,還需兼顧安全、可靠與成本效益等。這種看似緩慢的創新,實則需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壓力巨大。在眾多車企追求創新時,降本增效成為關鍵目標,一汽-大眾也不例外。
以推出整車終身質保的雙攬車型(攬境和攬巡)為例,其動力系統搭載的第五代EA888發動機,是在大眾EA888系列發動機基礎上持續優化升級的成果。EA888發動機自問世歷經多次技術革新,每次升級都圍繞燃燒效率、動力輸出、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控制改進,通過渦輪增壓技術升級、燃油噴射系統優化、可變氣門正時技術應用等,實現了性能與能耗更好的平衡。雙攬車型發動機延續這些技術創新,又針對大型SUV對動力和扭矩的高要求進一步優化。
從一汽-大眾為雙攬車型提供整車終身質保,可看出其造車的三個核心要素。一是具備強大技術研發實力與延續性創新能力,新技術基于過往技術積累,保障了產品技術的可靠與先進。二是對產品質量嚴格把控,敢于承諾終身質保,彰顯對雙攬車型全生命周期質量的信心。三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終身質保服務切實消除消費者用車顧慮,體現一汽-大眾做長線造車生意的決心。汽車行業不適宜補丁式創新,一汽-大眾憑借穩健創新步伐、扎實技術功底和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在汽車市場穩步發展,致力于長遠造車事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