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骨帖韻 雄秀天成
——記著名書法家劉炳植
醇厚的書風,真氣盈動,每一筆揮毫都附帶著深深的文人風骨。這即是我欣賞劉炳植先生書法的第一印象。不得不說,這種回歸傳統的取法選擇,在當今書壇內也的確是明智的。沉下心來從藝,不驕不躁,此正如元代陳繹曾于《翰林要訣》中所言,是謂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今觀劉炳植先生書風,正是君子正氣不可掩也!取法久久自有功效,筆墨揮毫更見性情,常言作字要手熟則氣神完實而有余韻,想來便也就是這個道理。
在碑帖功夫上,劉炳植先生是選擇了以顏魯公、二王為主,繼而兼容于諸家余韻的路子。顏魯公筆風,渾雄博大,清剛雅正,而劉炳植先生之所以立志于顏魯公之書,其原因也正在于此!慕其筆墨,更重其人品氣節。由此觀其眾幅書法,但見筆墨揮毫磅礴有力,字字更是能立定壯懷心志,筆要沉著,沉著則筆不浮,又要虛靈,虛靈則筆不板,兩者合而參之,其書法氣象自然是無絲毫輕浮渾濁之病。單字如魏晉名士,持劍復履卓然而立;通篇又若名碑巨碣,奇崛雄渾而內含真氣,字里行間皆是筋藏肉瑩,書法之美,一目了然!
書品人品相得益彰,此乃千古不易之真理。而今觀劉炳植先生書法,也方知“書以人貴,人以書修”并非虛言。數十載硯田耕耘,先生提筆不忘古人風度,落墨踐行立品之道,每一筆,每一劃,都是能以“中和之美”為要,使書必兼有神,氣,骨,血,肉之五者!字字架構,更是不偏不倚,足見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均衡為道,脫去町畦,此誠是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應,打疊一片,方為盡善盡美也!而作為觀賞者,我們也是能從其書中窺見其心法所在,真須涵泳,令人敬服!
碑骨帖韻,雄秀天成。書壇發展日益繁榮,人才也是層出不窮。但在筆者看來,真正的書法家,永遠都是在寂寞求索中返璞歸真的。倘若一味趨名附利,那么筆下書法也就永遠擺脫不了匠俗氣。所以拜讀劉炳植先生的書法,我們不僅可以一窺晉唐遺韻,同時也是能從中得悟翰墨真詮!即立品是第一關頭,筆墨不過一技耳。功夫溢于毫端,學養蘊于書志,今劉炳植先生將此兼得于一身,正是完美展現了當代書家應有的藝術品格與大家風范!書壇清流,名副其實!
著名書畫藝術評論家 田繼學
2025年3月27日 書于北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