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浩楠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1102匹馬力,零百加速2.6s,電機最高每分30511轉……
這樣的參數,燃油車時代賣千萬以上,2024年賣70萬,42天前賣52.99萬,現在賣27.98萬。
比亞迪最新漢/唐L正式上市:
中國幾乎所有最前沿的智能汽車黑科技,打包價低至20.98萬元。
包括但不限于:
- 1000V平臺、行業最強電機、10C倍率兆瓦閃充、云輦電控懸掛、帶城區NOA的高階智駕、四驅混動系統…..
全都標配!
漢唐L的智能
漢唐L全系標配天神之眼B高階智駕,紅標。
現階段的天神之眼方案,其實可以理解為車端的硬件配置,以及后端的數據體系的統一,至于算法是多家供應商+比亞迪自研的并行方式。
比如天神之眼B的主要算法供應商,是Momenta。
現階段提供的功能包括無圖城區NOA,高速NOA,自主泊車等等。
按照智能車參考的技術/體驗代際劃分,漢唐L正處于2025年頭部、正當代的陣營:
現階段的天神之眼方案,其實可以理解為車端的硬件配置,以及后端的數據體系的統一,至于算法是多家供應商+比亞迪自研的并行方式。
算法層面,自研BAS 3.0結構上是主流“二段式”端到端網絡,分感知主干網和規控主干網。
另外,比亞迪通過440萬搭載L2及以上的車輛,建立了超50萬場景庫,可實現每天訓練里程7200萬公里,模型每7天可迭代一次。
數據層面,一是基于VLM多模態大模型,在挖掘海量數據的同時,自動獲取感知難例,以及老司機的駕駛行為,從而迅速積累高價值訓練數據。
二是基于海量智駕數據,通過無監督重建的方式,訓練出行業領先的智駕世界大模型。只需輸入簡單的文字信息,就能生成高價值數據。
以控制為例,將制動、轉向、驅動的控制算法上移,并借助AI能力,由中央大腦直接輸出指令,做出最優決策。相較分布式算法,集成度更高,控制響應時延縮短至10毫秒,再具體場景中,100km/h的AEB剎停距離可縮短20m;泊車場景下,換擋起步時間提升0.8秒,常見車位停車總時長減少5s以上。
比亞迪透露,從傳感器的設計,到感知、規控,再到執行器的精準控制,都是自研。
所以,一定程度上軟件研發費用不必以單個項目計,可以算進集團長期研發支出。
其次,天神之眼的硬件方案中,很多明確刻著BYD logo,這說明供應鏈的自給自足程度極深——同樣是降低成本的關鍵。
第三點當然就是比亞迪巨大的規模,預期銷量早已考慮進前期采購、議價環節,再加上所有車型都使用相同方案,管理成本控制和單個品類的規模效應更加明顯。
比亞迪從車型定位和成本出發,把智駕分不同方案和覆蓋場景的做法,已經成為整個行業模仿跟進的對象。
比亞迪如此劃分“高階智駕”的邏輯引來一些強技術玩家“不屑”,但卻成了絕大部分百萬級以上主機廠不約而同的選擇,反映的是產業鏈成本和用戶需求當下最合適的平衡。
但比亞迪永遠比亦步亦趨者更進一步。
漢唐L上的天神之眼B,還有和整車三電系統深度融合的云輦預瞄功能。
智駕傳感器采集的路面數據,不僅僅供智駕決策使用(橫向和縱向控制),還能為云輦系統提供車身垂向控制的決策依據。
一旦發現路面有顛簸起伏,懸架系統便能提前收到通知并作出應對,每秒可調節近千次。在化解路面對車身沖擊的同時,顯著提升了乘坐舒適性。
漢唐L的電動
這是比亞迪掀翻燃油車最后護城河和優越感的關鍵技術,已經不能用簡單的“電池電控電驅”來概括。
充電層面,比亞迪超充技術(官方名為兆瓦閃充),直接干到10C——充電峰值功率是電池容量的10倍。
漢L、唐L搭載電池100度左右,意味著充電性能達到三個”1000”:1000V電壓、1000A電流、1000kW峰值功率(即1兆瓦)。
比亞迪在漢/唐L上實現的,是5分鐘暢行400公里,一秒充電超過2公里。
你開著最新的漢唐L,插上充電槍后,一支煙或一趟廁所的功夫,即刻滿電出發,和普通燃油車相比,已經沒有任何差距。
車端10C充電倍率意味著大量的電子瞬間從正極穿過隔膜、電解液,最終到負極。經過的每一個關卡,每一條通道都要暢通,即電池內阻要足夠小。
為此比亞迪重新設計了刀片電池電芯。這屬于比亞迪核心競爭力,具體實現方案沒有細說,但必然是在正負極、電解液、隔膜材料和電芯堆疊工藝上進行了大量創新,給電子在電池內移動創造了高速通道。
散熱層面,傳統冷卻介質都是以冷卻液為主,想要帶走更多的熱,還必須通過冷酶與冷卻液進行二次熱交換。比亞迪首創立體泳道復合溫控系統,電池內上下通道直接充滿冷媒,換熱性能提升90%,同時相比冷卻液,重量大大降低:
電控層面,為了匹配超高功率充電,比亞迪自研全新一代車規級碳化硅功率芯片,電壓等級高達1500V,是行業首次量產應用的、最高電壓等級的車規級碳化硅功率芯片:
其實早在2016年量產的比亞迪電動車,就已經實裝了800V系統,但當時的情況是迪子由800V的車,但市面上根本沒有800V的樁,導致自始至終比亞迪也沒想過將800V作為技術亮點宣傳。
10C普及,比亞迪也終于入局充電樁建設,第一期全國范圍內規劃了4000座1000V電壓、1000A電流、1000kW功率的超充站。
對比來看,特斯拉中國超充站數量目前為2000多座,對應充電樁11000多根;小鵬超充站建設和特斯拉相當。他們的建設周期都在3-5年左右。
有的用戶可能會覺得兆瓦閃充自己用不上,況且比亞迪超充樁建設也需要周期,現在漢唐L全系標配是不是操之過急?
比亞迪同樣給了難以拒絕的實用價值:
- 漢唐L足以“榨干”現行所有充電樁潛力,無論60kW還是240kW,完全100%跑滿。
電動層面,漢唐L的四驅版都標配了每分鐘30511轉的行業最強電機。同樣1000V高壓,對應單個電機最大輸出功率580kW,峰值扭矩5500牛米。
落實到漢唐L量產車,實現超過1100匹馬力,零百加速分別為2.6秒、3.6秒。
而且,30511轉只是4月漢唐L量產交付時的設計最大轉速,遠不是比亞迪技術的極限:
還有一個直觀數據可以理解新電機的“劃時代”意義:額定峰值功率比值,做到了0.52。
而目前市場上主流電機普遍還沒到0.3。
比值0.5一般是電機理論性能的分水嶺,比值超過這個數據,說明電機的實際荷載和使用效率就越高,也可以理解成類似于內燃機追求的極致熱效率。
漢唐L四驅版搭載的這臺580kW后電機(申報信息代號TZ210XYW),已經解決了材料、冷卻和脫磁技術,至于后驅單電機版本的TZ210XYR,500kW可以看作其低功率版本(對應漢唐L后驅版,馬力超過600匹)。
最新四驅混動DM-p
比亞迪DM混動家族如雷灌耳的是DM-i,極致省油。但大家長期忽視了DM-p:高性能混動四驅。
因為之前的DM-p更加像比亞迪為炫技推出的“限量款”,車型售價30萬左右,的確不是SKU中走量的主力。
漢唐L的混動版搭載的第五代DM-p,有了重大升級。
專用 1.5T 發動機、刀片電池、三合一后驅動總成,支持兩驅 + 四驅自由切換:
首創“全速域輪端解耦技術”,號稱可將油耗降低 0.5~0.8L / 100km:
插混專用 1.5T 發動機擁有最高 45.3% 的熱效率、115kW 額定功率、225N?m 最大扭矩。
第五代 DM-p 加持下:
- 比亞迪漢 L 百公里加速 3.9s、NEDC 百公里虧電油耗 4.6L、滿油滿電綜合續航 1200km
- 比亞迪唐 L 百公里加速 4.3s、NEDC 百公里虧電油耗 5.6L、滿油滿電綜合續航 1270km
更大的升級是第五代 DM-p 搭載 AI 能耗管理系統,通勤場景節油 12%、導航場景節油 18%。
第五代DM-p同時還支持智能地形識別,可根據不同地形智能切換控制模式,以及地形識別為基礎,比亞迪還研發了“動態跟蹤扭矩架構算法”,在平順性、減速流暢度、加速線性度等方面相比上一代均有提升。
比亞迪第五代DM-p不但做到跑車的動力、四驅車的可靠、兩驅車的油耗,更關鍵的是價格打到了和同行后驅車相同的水平:
入門版和中配是后驅,但單電機功率比行業普遍雙電機功率都要大。差別集中在后排座椅通風按摩、揚聲器數量、車載冰箱等等不影響核心使用體驗的錦上添花配置。
以及唐L還單獨配備了車載“靈鳶”無人機平臺。
比亞迪的漢唐一直都是大眾化車型里分轎車和SUV的旗艦代表。
尤其是漢2020年首發,不但是當時比亞迪新能源技術的大成,還是中國汽車工業對傳統燃油車列強在動力、配置、體驗全面超車的開端。
不到5年累計狂賣近百萬輛,是中國汽車在合資中高端主力市場中突破的第一道防線。
從比亞迪漢唐之后,華為、理想、蔚來、小米……不用再苦苦證明中國有能力、有資格造豪華車。
最新的漢唐L,比亞迪展現的則是一種全新的“統治力”:
- 之前行業賣50萬以上的千匹馬力新能源“性能車”,比亞迪直接打成白菜價,而且性能更優。
- 性能之外,友商只能選擇性給1-2項的智能車黑科技,比亞迪統統標配。
技術就是新時代的豪華,中國汽車一哥,不是靠合資撐門面的一哥,是真正靠技術立業的全新一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