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細化服務居民,打造更具溫度的社區生活圈,通化市各社區將圓夢“微心愿”,納入日常工作當中,借助網格化管理,主動收集,創新工作模式等方式,匯總 “微心愿” 清單,為居民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匯聚溫暖和力量。
愛心助學織就青春夢想
在二道江區桃園街道電源社區,助學行動一直浸潤著貧困學子的成長之路。社區建立了由社會愛心人士自愿加入的“愛心資助實踐活動群”,群內近300名志愿者定期開展愛心接龍,為貧困學生捐助。三年來累計籌集善款3萬余元,以“定期資助+學業獎勵”的形式資助8名貧困學生,目前已有3人成功圓夢大學。
為了將愛心延續,電源社區還組建了“護苗聯盟”,去年累計入戶走訪30余次,為貧困學生送去生活物資。為了豐富轄內青少年的課后生活,電源社區建立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化身“夢想工坊”,書法課、滑雪課、剪紙課,各種豐富有趣的活動讓青少年綻放青春光彩,累計組織青少年達近千人次。
認領社區“微心愿”黨員服務到基層
東昌區濱江街江南社區轄區內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全部到社區報到,1200名在職黨員下沉社區,認領服務崗位1200個。“微心愿”對接活動中,社區了解到轄區老年人有需要棋牌桌椅的“微心愿”,社區黨委立即組織在職黨員開展捐款活動,共為3個小區購買了8套棋牌桌椅。在“對接獨居老人”活動中,社區145名老人對接了190名在職黨員,為老人提供買藥、買菜等志愿服務。社區黨委還建立健全在職黨員報到開展志愿服務的長效機制,重點推動在“八小時”之外就近就便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切實為社區治理服務賦能增效。至今,通過對接“微心愿”,共開展志愿服務36次,認領微心愿447個。
以成效打造服務型社區
東昌區老站街洞泉社區努力打造服務型社區,構建起“發現、反饋、解決” 的服務閉環,不斷提升居民生活滿意度。在日常走訪過程中,社區發現電動車飛線充電存在安全隱患,社區籌措資金在轄區內安裝了兩處充電樁、32個充電接口,有效解決了電動車充電問題。針對轄區內棄管小區居民樓蓋嚴重漏水和公用樓道墻體坍塌,部分區域缺乏公共廁所等民生問題,社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愛心企業進行解決,最終破損的居民樓煥然一新,干凈整潔的移動公廁配置到位,提升了居民獲得感及幸福感。
辦好“微實事”答好“幸福卷”
輝南縣東鳳街道興工社區推行落實“微心愿”活動中,精準對接群眾需求,解決“微難題”400余個。同時聚焦“一老一小”,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建強服務陣地、搭建學習平臺,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幼有所教提供便利服務。截至目前,開展各類課程557次,服務870人次。社區還積極打造“新興驛站”,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休息床鋪、學習桌椅、學習書籍、飲水機、手機充電頭、醫藥箱等居民所需的常用物品,還特別為快遞小哥設置“快遞小哥”幫辦窗口,為轄區特殊居民、獨居老人等發放“快遞小哥幫辦”愛心聯系卡,免費跑腿,點亮特殊居民的“微心愿”。
通化市各社區從細微處著手,為居民排憂解難,“微心愿”不僅滿足了居民的實際需求,更讓居民感受到社區的關懷與溫暖。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微心愿”將持續綻放光彩,照亮社區生活的更多角落。
記者:張譯皓文
主審 | 王遠洋 審核 | 李蘊涵 編輯 | 史林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