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桂林市七星區朝陽鄉西南村的“鼎一藝術創作基地”里,主理人喬敏康正和自己的愛人郎伊玲一起布置著這個擺放著各式各樣、獨具特色木雕作品的藝術展廳。空間中盈滿著木質的馨香,中國古建筑、動物、山水景觀燈各類木質作品琳瑯滿目,充滿了藝術與現代碰撞后的驚喜,讓人流連忘返。
獨具特色木雕作品展示。
從外表來看,這是一個鄉村里的普通民房,但它卻有一座別致的小院。“桂林山水、亭臺樓閣、抽象藝術…”,這些元素都成為了木雕創作的靈感。喬敏康和郎伊玲堅守鄉村十余年,將一個破敗不堪的農戶雞舍精心打造成了一個“寶藏藝術空間”,用自己的靈感和手藝將這些木頭作品賦予了新的藝術“生命力”。
“我們的木雕作品以現代風格為主,這幾年逐漸融入中國古建筑的經典元素和構建,精心創作并雕琢每一件作品,多種風格的作品帶給參觀者視覺上的美妙體驗。” 喬敏康介紹,他制作的“桂林逍遙樓”等名樓系列的木雕作品在線上廣受歡迎,贏得了不少客戶的青睞。
據悉,“鼎一藝術創作基地”里展出以木藝為主題的木藝裝置、木雕、綜合材料等作品一百余件,一直對大眾免費開放。自去年以來,該基地在抖音、小紅書上人氣飆升,不少藝術愛好者和桂林市民紛紛前來打卡這個小眾景點,已有超過數萬人前來參觀。七星區朝陽鄉也成為了大家近郊參觀旅游的目的地。
“我們想要搭建的是一個在鄉野里以木雕為主的藝術空間,現在也逐漸開發包括陶藝、木工等相關的一些親子研學課程,以及不定期開展一些音樂交流、文化游學和藝術創作等形式的交流活動。”郎伊玲介紹,“主要是為了讓更多喜歡文化藝術的朋友們有一個交流和分享的平臺,創造一個舒適松弛的‘聊遇’空間。”
近年來,桂林市七星區持續加大鄉村振興力度,以“鄉村+”各種形式賦能鄉村建設和發展。七星區探索“鄉村+藝術”發展形式,以藝術改造鄉村環境風貌,讓優秀設計師、建筑師、藝術家進入鄉村,積極對村落環境進行藝術化改造,讓鄉村成為新的“美麗”符號。七星區朝陽鄉結合自身實際,充分利用山水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近郊農文旅融合產業,構建鄉村文旅綜合體,迎合文旅消費新需求,以點帶面促進多元化場景和服務煥新升級,打造了不少如“山鏡·路亞小院”“哈尼花園”“東籬小院”等多個知名鄉村“網紅”打卡點,吸引了許多游客市民前來打卡,助力了鄉村旅游更好更快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